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民航业整体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第13-14页 |
1.3.2 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第14-15页 |
1.3.3 依靠机场的临空经济研究 | 第15-16页 |
1.3.4 支线机场发展现状研究 | 第16-17页 |
1.3.5 协整等相关理论的应用 | 第17页 |
1.3.6 文献综述总结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关系定性分析 | 第20-27页 |
2.1 支线机场概况 | 第20-21页 |
2.2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 第21-26页 |
2.2.1 支线机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第21-24页 |
2.2.2 区域经济对支线机场的影响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协整及因果关系实证分析 | 第27-48页 |
3.1 模型及方法原理 | 第27-33页 |
3.1.1 VAR模型 | 第28页 |
3.1.2 平稳性检验 | 第28-29页 |
3.1.3 协整理论 | 第29-31页 |
3.1.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1-32页 |
3.1.5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 第32-33页 |
3.2 研究对象及数据处理 | 第33-37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33-34页 |
3.2.2 指标选取及处理 | 第34-37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37-46页 |
3.3.1 江苏省支线机场的总体分析 | 第37-39页 |
3.3.2 苏南苏北支线机场对比分析 | 第39-46页 |
3.4 分析总结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典型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多指标关联分析 | 第48-63页 |
4.1 研究对象及指标选择 | 第48-49页 |
4.2 连云港机场分析 | 第49-56页 |
4.2.1 平稳性检验 | 第49-51页 |
4.2.2 协整检验 | 第51-52页 |
4.2.3 VAR模型构建 | 第52页 |
4.2.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52-53页 |
4.2.5 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 第53-56页 |
4.2.5.1 脉冲响应分析 | 第53-54页 |
4.2.5.2 方差分解 | 第54-56页 |
4.3 常州机场分析 | 第56-61页 |
4.3.1 平稳性检验 | 第56-57页 |
4.3.2 协整检验 | 第57-58页 |
4.3.3 VAR模型构建 | 第58页 |
4.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58-59页 |
4.3.5 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 | 第59-61页 |
4.3.5.1 脉冲响应分析 | 第59-60页 |
4.3.5.2 方差分解 | 第60-61页 |
4.4 分析总结 | 第61-62页 |
4.4.1 连云港机场总结 | 第61-62页 |
4.4.2 常州机场总结 | 第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 第63-70页 |
5.1 机场自身建设 | 第63-65页 |
5.2 支线机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第65-67页 |
5.3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附表一 江苏省六个地区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和GDP季度数据 | 第78-79页 |
附表二 苏南苏北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和GDP季度数据 | 第79-80页 |
附表三 连云港1999-2016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和经济指标数据 | 第80-81页 |
附表四 常州1999-2016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和经济指标数据 | 第81-83页 |
附图一 江苏六支线LNGDPSA平稳性检验 | 第83页 |
附图二 江苏六支线LNTQSA平稳性检验 | 第83-84页 |
附图三 江苏六支线VAR模型 | 第84页 |
附图四 江苏六支线VAR模型AR根图 | 第84-85页 |
附图五 苏南和苏北VAR模型 | 第85页 |
附图六 苏南和苏北VAR模型AR根图 | 第85-86页 |
附图七 连云港VAR模型 | 第86页 |
附图八 连云港VAR模型AR根图 | 第86-87页 |
附图九 常州VAR模型 | 第87页 |
附图十 常州VAR模型AR根图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