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缩略词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邻近空间链路协议半物理仿真系统设计 | 第17-35页 |
2.1 Proximity-1协议解析 | 第17-28页 |
2.1.1 Proximity-1协议分层 | 第17-26页 |
2.1.2 Proximity-1协议工作方式 | 第26-28页 |
2.2 Proximity-1协议详细设计 | 第28-32页 |
2.2.1 协议握手 | 第29-30页 |
2.2.2 数据服务 | 第30页 |
2.2.3 状态转换 | 第30-31页 |
2.2.4 通信结束 | 第31-32页 |
2.3 基于Proximity-1协议的系统总体设计 | 第32-34页 |
2.3.1 设计的关键因素 | 第32-33页 |
2.3.2 系统的功能指标 | 第33页 |
2.3.3 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33-34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邻近空间链路协议自动请求重传策略 | 第35-46页 |
3.1 传统的自动请求重传方案 | 第35-40页 |
3.1.1 停等式ARQ | 第36-37页 |
3.1.2 回退N帧式ARQ | 第37-39页 |
3.1.3 选择重传式ARQ | 第39-40页 |
3.2 基于回退N帧式ARQ邻近空间链路协议 | 第40-45页 |
3.2.1 邻近空间链路错误恢复类型 | 第40-42页 |
3.2.2 基于邻近空间链路的ARQ方案设计 | 第42-44页 |
3.2.3 滑动窗口大小设计 | 第44-45页 |
3.3 本章总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邻近空间链路协议软件和算法设计 | 第46-71页 |
4.1 软件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4.2 软件开发环境 | 第47-48页 |
4.3 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48-57页 |
4.3.1 软件分层设计 | 第48-49页 |
4.3.2 Proximity-1协议通信单元软件设计 | 第49-54页 |
4.3.3 Proximity-1协议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 第54-57页 |
4.4 关键技术和算法设计 | 第57-70页 |
4.4.1 ActiveX技术和驱动技术 | 第57-58页 |
4.4.2 多线程技术 | 第58-60页 |
4.4.3 TCP/IP技术 | 第60-64页 |
4.4.4 回退N帧式自动请求重传算法 | 第64-68页 |
4.4.5 PLTU组帧和拆帧算法 | 第68-70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邻近空间链路协议半物理仿真系统测试与验证 | 第71-79页 |
5.1 系统搭建 | 第71-72页 |
5.2 系统测试 | 第72-77页 |
5.2.1 协议功能测试 | 第72-75页 |
5.2.2 软件功能测试 | 第75-77页 |
5.3 系统性能分析 | 第77-78页 |
5.4 本章总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9页 |
6.2 后期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