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生物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纳米材料第11页
    1.2 量子点第11-20页
        1.2.1 量子点的基本性质第11-12页
        1.2.2 核壳量子点第12-15页
        1.2.3 量子点的合成第15-16页
        1.2.4 新型量子点第16-17页
        1.2.5 铜铟硫量子点(CIS)的合成第17-18页
        1.2.6 CIS量子点的应用第18-20页
    1.3 银纳米粒子(AgNPs)第20-23页
        1.3.1 银纳米粒子的基本性质第20页
        1.3.2 银纳米粒子的合成第20-22页
        1.3.3 银纳米粒子在治疗诊断学的应用第22-23页
    1.4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第23-24页
    1.5 本研究论文的工作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铜铟硫量子点的合成以及细胞成像第25-38页
    2.1 前言第25-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27页
        2.2.1 试剂和材料第26页
        2.2.2 仪器和表征第26页
        2.2.3 CIS的合成第26页
        2.2.4 CIS/ZnS的合成第26页
        2.2.5 量子点的表面配体修饰第26-27页
        2.2.6 活细胞荧光成像第27页
        2.2.7 量子产率的计算第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6页
        2.3.1 反应时间对CIS产物的影响第27-30页
        2.3.2 配体比例对CIS产物的影响第30-31页
        2.3.3 表面钝化第31-33页
        2.3.4 表面修饰第33-36页
        2.3.5 活细胞荧光成像第36页
    2.4 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AgNPs-DNA@GO复合纳米材料用于选择性肿瘤成像与治疗第38-50页
    3.1 前言第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40页
        3.2.1 试剂与材料第38-39页
        3.2.2 仪器与表征第39页
        3.2.3 DNA诱导合成AgNPs第39页
        3.2.4 体外H_2O_2检测第39页
        3.2.5 活细胞荧光成像第39-40页
        3.2.6 细胞存活率分析第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9页
        3.3.1 实验设计原理第40-41页
        3.3.2 AgNPs-DNA@GO的表征第41-43页
        3.3.3 实验原理验证第43-44页
        3.3.4 AgNPs-DNA@GO对H_2O_2的响应性能第44-46页
        3.3.6 AgNPs-DNA@GO荧光响应的选择性第46-47页
        3.3.7 活细胞荧光成像第47-48页
        3.3.8 细胞存活率与癌症治疗第48-49页
    3.4 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3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界面限域下的Ag纳米立方体、纳米线和Au/Ag核/壳纳米长方体的定向刻蚀
下一篇:铋基微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