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贵金属中空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10-20页 |
1.1.1 硬模板法 | 第10-14页 |
1.1.2 自模板法 | 第14-20页 |
1.2 贵金属蛋黄-壳状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20-25页 |
1.3 本文构思 | 第25-26页 |
第2章 银纳米立方体的界面定向刻蚀 | 第26-37页 |
2.1 前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2.2.3 玻璃仪器处理 | 第28页 |
2.2.4 银纳米立方体的制备 | 第28页 |
2.2.5 界面组装AgNCs薄膜 | 第28-29页 |
2.2.6 AgAu纳米杯结构薄膜的制备 | 第29页 |
2.2.7 AgPt纳米杯结构薄膜的制备 | 第29页 |
2.2.8 AgPd纳米杯结构薄膜的制备 | 第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6页 |
2.3.1 银立方组装及刻蚀的大致过程示意图 | 第29-30页 |
2.3.2 银立方薄膜刻蚀结构的微观形貌表征 | 第30-33页 |
2.3.3 界面定向刻蚀银立方的机理探究 | 第33-35页 |
2.3.4 金属拓展:以PtCl_6~(2-),PdCl_4~(2-)为刻蚀剂 | 第35-36页 |
2.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金/银核/壳纳米长方体的界面定向刻蚀 | 第37-49页 |
3.1 前言 | 第37-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8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3.2.3 Au/Ag核/壳纳米长方体的制备 | 第39页 |
3.2.4 界面组装Au/Ag核/壳纳米长方体薄膜 | 第39页 |
3.2.5 Au/AuAg蛋黄-壳状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 | 第39-40页 |
3.2.6 Au/AgPt蛋黄-壳状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 | 第40页 |
3.2.7 Au/AgPd蛋黄-壳状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 | 第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8页 |
3.3.1 AuNRs及Au/AgNBs的微观形貌表征 | 第40-41页 |
3.3.2 表面活性剂为CTAC时,Au/AgNBs薄膜刻蚀结构的微观形貌表征 | 第41-42页 |
3.3.3 表面活性剂为PVP时,Au/AgNBs薄膜刻蚀结构的微观形貌表征 | 第42-46页 |
3.3.4 影响刻蚀的因素 | 第46-47页 |
3.3.5 金属拓展:以PtCl_6~(2-),PdCl_4~(2-)为刻蚀剂 | 第47-48页 |
3.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银纳米线的界面定向刻蚀及其对对硝基苯酚的催化 | 第49-56页 |
4.1 前言 | 第49-5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50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4.2.3 实验过程 | 第50-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4.3.1 不同刻蚀时间段银纳米线的微观形貌表征 | 第51-52页 |
4.3.2 不同刻蚀时间段的AuAg纳米结构对对硝基苯酚的催化 | 第52-55页 |
4.4 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8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