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工字形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异形桩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2 工字形桩简介及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第16-18页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本文技术路线图第17-18页
第二章 竖向荷载下群桩基础计算理论第18-30页
    2.1 群桩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第18-23页
        2.1.1 群桩的破坏模式第18-20页
        2.1.2 承台效应系数法第20-21页
        2.1.3 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法第21-22页
        2.1.4 经验计算法第22-23页
    2.2 群桩的沉降计算理论第23-30页
        2.2.1 等代墩基法第23-25页
        2.2.2 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第25-26页
        2.2.3 弹性理论法第26-30页
第三章 竖向荷载下工字形群桩室内模型试验第30-42页
    3.1 模型试验简介第30页
    3.2 室内模型试验第30-36页
        3.2.1 试验模型第30-32页
        3.2.2 试验过程及加载方式第32-36页
    3.3 试验结果分析第36-40页
        3.3.1 荷载沉降曲线第36-37页
        3.3.2 桩身轴力分布第37-38页
        3.3.3 桩侧阻力分布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工字形群桩有限元研究第42-56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第42页
    4.3 桩土本构模型第42-45页
        4.3.1 桩体本构模型第42-43页
        4.3.2 土体本构模型第43-45页
    4.4 有限元模型第45-48页
        4.4.1 ABAQUS模拟静载试验基本假定第45页
        4.4.2 模型参数与接触定义第45-46页
        4.4.3 网格划分第46页
        4.4.4 荷载及边界条件第46-47页
        4.4.5 初始位移场消除第47-48页
    4.5 有限元结果分析第48-54页
        4.5.1 荷载沉降曲线拟合第48-49页
        4.5.2 桩身轴力分布第49-51页
        4.5.3 桩侧阻力分布第51-52页
        4.5.4 桩间土荷载分担规律第52-53页
        4.5.5 桩土位移云图第53-54页
    4.6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工字形群桩竖向承载特性有限元研究第56-72页
    5.1 工字形单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第56-60页
        5.1.1 开封市典型地质资料第56页
        5.1.2 模型参数第56-57页
        5.1.3 工字形单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第57-59页
        5.1.4 工字形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第59-60页
    5.2 群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0-70页
        5.2.1 桩数对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第60-63页
        5.2.2 桩间距对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第63-69页
        5.2.3 承台厚度对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第69-70页
    5.3 工字形群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第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进一步的研究与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口径曲线顶管越河三维数值仿真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上浮受力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