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细胞凋亡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缩写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第1章 选题依据 | 第13-29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石墨烯量子点基本性质 | 第13-17页 |
1.2.1 碳点分类 | 第13-14页 |
1.2.2 石墨烯量子点制备方法 | 第14-17页 |
1.2.3 石墨烯量子点光学性质 | 第17页 |
1.3 石墨烯量子点应用 | 第17-22页 |
1.3.1 生物成像 | 第17-19页 |
1.3.2 分析检测 | 第19-22页 |
1.4 细胞凋亡概述 | 第22页 |
1.5 细胞凋亡的检测监测 | 第22-25页 |
1.5.1 光谱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23-24页 |
1.5.2 介电谱原位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24页 |
1.5.3 微芯片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24-25页 |
1.5.4 其他方法检测细胞凋亡 | 第25页 |
1.6 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1.7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25-26页 |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6页 |
1.9 可行性分析 | 第26-29页 |
第2章 石墨烯量子点动态监测钴离子诱导细胞凋亡 | 第29-43页 |
2.1 前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0-31页 |
2.2.2 石墨烯量子点合成 | 第31页 |
2.2.3 钴离子检测 | 第31页 |
2.2.4 毒性试验 | 第31页 |
2.2.5 细胞成像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2页 |
2.3.1 石墨烯量子点形貌与结构表征 | 第32-34页 |
2.3.2 石墨烯量子点和钴离子之间的反应 | 第34-36页 |
2.3.3 钴离子猝灭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机理探讨 | 第36-37页 |
2.3.4 检测钴离子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 第37-38页 |
2.3.5 细胞毒性 | 第38-40页 |
2.3.6 可视化监测钴离子进入细胞的动态过程 | 第40-42页 |
2.4 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氮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用于细胞色素C检测 | 第43-53页 |
3.1 前言 | 第43-4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44页 |
3.2.3 石墨烯量子点合成 | 第44-45页 |
3.2.4 石墨烯量子点检测细胞色素c | 第45页 |
3.2.5 细胞中对细胞色素c的检测 | 第45页 |
3.2.6 静电纺丝负载石墨烯量子点 | 第45页 |
3.2.7 细胞色素c的选择性分析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3.3.1 石墨烯量子点形貌与结构表征 | 第45-48页 |
3.3.2 石墨烯量子点稳定性 | 第48-49页 |
3.3.3 石墨烯量子点检测细胞色素c | 第49-50页 |
3.3.4 细胞色素c猝灭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机制 | 第50-51页 |
3.3.5 基于内滤效应的固相传感分析 | 第51-52页 |
3.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石墨烯量子点合成及谷胱甘肽检测 | 第53-63页 |
4.1 前言 | 第53-5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4.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54页 |
4.2.2 石墨烯量子点合成 | 第54页 |
4.2.3 铜离子条件优化 | 第54-55页 |
4.2.4 检测谷胱甘肽 | 第55页 |
4.2.5 毒性试验 | 第5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4.3.1 石墨烯量子点形貌结构与表征 | 第55-57页 |
4.3.2 石墨烯量子点稳定性 | 第57-58页 |
4.3.3 铜离子条件优化 | 第58-59页 |
4.3.4 石墨烯量子点检测谷胱甘肽 | 第59-60页 |
4.3.5 石墨烯量子点检测谷胱甘肽机制 | 第60-61页 |
4.4 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总结 | 第63-64页 |
5.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