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接受者视阈中的法治文化建设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2页
第一章 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由来及存在的问题第12-20页
    第一节 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由来第12-14页
        一、法治文化界说第12-13页
        二、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的提出第13-14页
    第二节 我国现行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第14-20页
        一、法治文化建设定位不准第14-16页
        二、公众参与性不高第16-17页
        三、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效果不佳第17-20页
第二章 法治文化建设视角的转换:接受者视阈第20-29页
    第一节 接受者视阈的界定第20-23页
        一、接受者视阈第20-22页
        二、法治文化建设的可接受性第22-23页
    第二节 法治文化建设视角转换的理论依据第23-26页
        一、接受理论第23-25页
        二、社会历史主体理论第25-26页
    第三节 法治文化建设视角转换的历史启迪第26-29页
第三章 接受者视阈中法治文化建设原则及观念转变第29-36页
    第一节 接受者视阈中法治文化建设的原则第29-31页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第29-30页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30-31页
    第二节 接受者视阈中法治文化建设观念的转变第31-36页
        一、政府主导推进转向政府主持、公众参与第32-33页
        二、注重法律知识的普及转向注重法治精神的培育第33-34页
        三、注重强制性灌输转向注重人性化熏陶第34-36页
第四章 接受者视阈中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第36-48页
    第一节 提高接受者的参与意识第36-38页
        一、强化接受者的主体意识第36-37页
        二、进行法治文化建设的说明第37-38页
    第二节 增强公众的参与度第38-42页
        一、建立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机制第39-41页
        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法治文化建设第41-42页
    第三节 提升法治文化建设的可接受性第42-48页
        一、了解民情民意并制定长远计划第42-44页
        二、创建公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第44-46页
        三、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立法协商认同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法律价值冲突与选择--以深圳“禁摩令”为分析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