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田间水稻化感抑草作用形成的分子机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0页
    1.1 水稻化感作用研究现状第12-19页
        1.1.1 水稻化感种质资源的筛选第12-13页
        1.1.2 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与育种第13-15页
        1.1.3 水稻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第15-16页
        1.1.4 水稻化感抑草作用分子机制研究第16-17页
        1.1.5 水稻化感作用的根际生物学研究第17-19页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的化感效应与生理特性分析第20-3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0-23页
        2.1.1 实验设计第20页
        2.1.2 水稻抑草效应测定第20-21页
        2.1.3 水稻组织保护生理指标测定第21-22页
        2.1.4 水稻叶片光合生理指标测定第22页
        2.1.5 水稻组织营养利用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第22-23页
        2.1.6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组织燃烧热测定第23页
        2.1.7 数据分析第23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3-31页
        2.2.1 水稻抑草作用分析第23-25页
        2.2.2 水稻保护生理指标分析第25-27页
        2.2.3 水稻光合生理指标分析第27-29页
        2.2.4 水稻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第29页
        2.2.5 水稻组织营养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第29-30页
        2.2.6 水稻组织热值分析第30-31页
    2.3 结论第31-32页
第三章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第32-6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2-35页
        3.1.1 实验设计第32页
        3.1.2 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数量测定第32-33页
        3.1.3 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第33页
        3.1.4 水稻根际土壤细菌的T-RFLP分析第33-34页
        3.1.5 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的DGGE分析第34-35页
        3.1.6 数据分析第3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5-58页
        3.2.1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数量分析第35-36页
        3.2.2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T-RFLP图谱分析第36-45页
        3.2.3 根际土壤微生物T-RFs与化感潜力相关性分析第45-46页
        3.2.4 根际土壤微生物T-RFs对应微生物鉴定第46-54页
        3.2.5 与化感潜力相关的根际土壤微生物T-RFs丰度变化分析第54-57页
        3.2.6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DGGE图谱分析第57页
        3.2.7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根际土壤真菌鉴定与分析第57-58页
    3.3 结论第58-60页
第四章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功能分析第60-75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0-62页
        4.1.1 实验设计第60页
        4.1.2 水稻根际土壤的化感潜力评价第60-61页
        4.1.3 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呼吸强度测定第61页
        4.1.4 水稻根际土壤酶活性测定第61-62页
        4.1.5 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测定第62页
        4.1.6 数据分析第6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2-73页
        4.2.1 水稻根际土壤抑草潜力分析第62-63页
        4.2.2 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碳量及呼吸强度分析第63-64页
        4.2.3 水稻根际土壤酶活性分析第64页
        4.2.4 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分析第64-68页
        4.2.5 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的主成分分析第68-73页
    4.3 结论第73-75页
第五章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次生代谢物质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第75-89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75-79页
        5.1.1 实验设计第75页
        5.1.2 水稻组织总RNA提取及cDNA的合成第75-76页
        5.1.3 基因差异表达的荧光定量PCR第76-78页
        5.1.4 水稻根系土壤化感物质提取第78页
        5.1.5 土壤提取物的化感潜力评价第78页
        5.1.6 水稻根际土壤总酚酸含量测定第78-79页
        5.1.7 水稻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的HPLC检测第79页
        5.1.8 主要酚酸类物质的化感潜力测定第79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79-87页
        5.2.1 水稻组织次生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第79-82页
            5.2.1.1 酚酸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第79-80页
            5.2.1.2 萜类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第80-81页
            5.2.1.3 生物碱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第81-82页
            5.2.1.4 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第82页
        5.2.2 水稻根际土壤提取物化感潜力分析第82-84页
        5.2.3 水稻根际土壤总酚酸含量分析第84-85页
        5.2.4 水稻根际土壤酚酸含量的HPLC分析第85-87页
        5.2.5 主要酚酸类物质的化感潜力分析第87页
    5.3 结论第87-89页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第89-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5页
微生物功能参考文献第105-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在学期间获得的专利与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马蓝有效成分累积及其分子基础研究
下一篇:黄瓜CsFUL基因调控果实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