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车前子性味拆分组分治疗膜性肾炎的药理作用研究

缩略语表(Abbeviations)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1-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2页
    1.1 车前子研究概况第12-16页
        1.1.1 车前子的品种及道地考证第12页
        1.1.2 车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第12-13页
        1.1.3 车前子的药理学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 中药性味理论第16-17页
        1.2.1 车前子“咸”味的考证第16-17页
        1.2.2 车前子治疗膜性肾炎的作用与“咸”味第17页
    1.3 膜性肾炎的研究概况第17-19页
        1.3.1 现代医学对膜性肾炎的认识第17页
        1.3.2 传统中医对膜性肾炎的认识第17-18页
        1.3.3 中药治疗膜性肾炎的实验研究第18-19页
        1.3.4 膜性肾炎动物模型的选择第19页
    1.4 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1.4.1 多糖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第19-20页
        1.4.2 多糖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第20页
        1.4.3 多糖对巨噬细胞的作用第20页
        1.4.4 多糖对补体系统的影响第20页
        1.4.5 多糖对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第20-22页
第2章 车前子性味拆分组分治疗膜性肾炎的作用研究第22-54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1.1 实验药材第22页
        2.1.2 实验动物第22页
        2.1.3 药品和试剂第22-23页
        2.1.4 实验仪器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5页
        2.2.1 车前子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研究第23-24页
        2.2.2 参照Border法建立大鼠膜性肾炎模型第24-25页
        2.2.3 动物分组及给药第25页
    2.3 样本采集与检测第25-27页
        2.3.1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第25页
        2.3.2 血生化检查第25页
        2.3.3 大鼠肾指数的测定第25页
        2.3.4 血清抗氧化指标的测定第25-26页
        2.3.5 对免疫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第26页
        2.3.6 肾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第26页
        2.3.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PV二步法)检测第26-27页
        2.3.8 统计学处理第27页
    2.4 实验结果第27-46页
        2.4.1 对24h尿蛋白的影响第27-28页
        2.4.2 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第28-32页
        2.4.3 对膜性肾炎大鼠肾指数的影响第32-33页
        2.4.4 对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第33-35页
        2.4.5 对血清中免疫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第35-37页
        2.4.6 对大鼠肾组织病理的影响第37-40页
        2.4.7 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第40-46页
    2.5 讨论第46-52页
    2.6 本章实验总结第52-54页
第3章 车前子多糖组分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第54-68页
    3.1 实验材料第54-56页
        3.1.1 药品及试剂第54-56页
        3.1.2 实验仪器第56页
        3.1.3 实验动物第56页
    3.2 实验方法第56-58页
        3.2.1 试剂配制方法第56-57页
        3.2.2 常规制备脾淋巴细胞第57页
        3.2.3 总多糖、脱蛋白总多糖和纯多糖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第57页
        3.2.4 酸性纯多糖CMC还原产物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第57-58页
        3.2.5 统计学处理第58页
    3.3 实验结果第58-66页
        3.3.1 总多糖、脱蛋白总多糖和纯多糖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影响第58-62页
        3.3.2 酸性纯多糖CMC还原产物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第62-66页
    3.4 讨论第66-68页
第4章 结论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76页
个人简历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味子对照提取物制备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白藜芦醇纳米粒与和厚朴酚前药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