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 苦参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1 苦参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 苦参黄酮类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2 磷脂复合物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2.1 磷脂复合物的制备 | 第19-20页 |
2.2 磷脂复合物的表征 | 第20页 |
2.3 磷脂复合物的应用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苦参总黄酮的处方前研究 | 第22-3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2页 |
1.1 仪器 | 第22页 |
1.2 试药 | 第22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2-30页 |
2.1 苦参总黄酮的提取 | 第22-23页 |
2.2 苦参总黄酮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3-27页 |
2.3 苦参总黄酮溶解性研究 | 第27-29页 |
2.4 苦参总黄酮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研究 | 第29-30页 |
3 总结与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苦参总黄酮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 第32-40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2页 |
1.1 仪器 | 第32页 |
1.2 试药 | 第32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2-38页 |
2.1 苦参黄酮化合物成分分离流程 | 第32-33页 |
2.2 苦参黄酮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33-38页 |
3 总结与讨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苦参总黄酮的质量控制 | 第40-71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0页 |
1.1 仪器 | 第40页 |
1.2 试药 | 第40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0-69页 |
2.1 苦参总黄酮指纹图谱研究 | 第40-48页 |
2.2 苦参总黄酮指纹图谱中主要色谱峰指认 | 第48-49页 |
2.3 苦参总黄酮中三叶豆紫檀苷的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 第49-53页 |
2.4 苦参总黄酮中芒柄花素的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 第53-57页 |
2.5 苦参总黄酮中异黄腐醇的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 第57-61页 |
2.6 苦参总黄酮中异脱水淫羊藿素的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 第61-65页 |
2.7 苦参总黄酮中槐属二氢黄酮G的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 第65-69页 |
3 总结与讨论 | 第69-71页 |
第五章 苦参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第71-8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71页 |
1.1 仪器 | 第71页 |
1.2 试药 | 第7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71-81页 |
2.1 苦参总黄酮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 第72页 |
2.2 苦参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制备 | 第72-76页 |
2.3 苦参总黄酮磷脂复合物的表征 | 第76-81页 |
3 总结与讨论 | 第81-82页 |
全文总结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图 | 第89-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4-97页 |
个人简历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