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创新点 | 第5-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引言 | 第10-32页 |
1.1 MicroRNA介绍 | 第10-26页 |
1.1.1 MicroRNA初级转录本的产生 | 第11-13页 |
1.1.2 MicroRNA的加工 | 第13页 |
1.1.3 Drosha/DGCR8复合物对microRNA的加工作用 | 第13-16页 |
1.1.4 MicroRNA初级转录本序列对加工的影响 | 第16页 |
1.1.5 RNA修饰对microRNA加工的影响 | 第16-17页 |
1.1.6 MicroRNA的功能 | 第17-18页 |
1.1.7 MicroRNA相关的RNA结合蛋白 | 第18-23页 |
1.1.8 TET蛋白家族 | 第23-24页 |
1.1.9 紫外交联免疫共沉淀测序鉴定RNA结合蛋白靶标 | 第24-26页 |
1.2 信息学分析介绍 | 第26-32页 |
1.2.1 高通量测序技术 | 第27页 |
1.2.2 数据基本处理流程 | 第27-28页 |
1.2.3 R语言 | 第28-29页 |
1.2.4 MicroRNA靶基因预测 | 第29-3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2-53页 |
2.1 材料 | 第32-39页 |
2.1.1 菌株、细胞系及质粒 | 第32页 |
2.1.2 细菌培养基、细胞培养、转染所用试剂与耗材 | 第32-33页 |
2.1.3 主要药品 | 第33-34页 |
2.1.4 常用酶 | 第34页 |
2.1.5 抗体 | 第34-35页 |
2.1.6 DNA、RNA合成及DNA测序 | 第35页 |
2.1.7 溶液配制 | 第35-39页 |
2.2 方法 | 第39-53页 |
2.2.1 细胞培养 | 第39-40页 |
2.2.2 细胞转染 | 第40-41页 |
2.2.3 Luciferase荧光检测 | 第41页 |
2.2.4 荧光定量PCR | 第41-43页 |
2.2.5 稳定细胞系 | 第43-44页 |
2.2.6 Western-blot实验流程 | 第44-45页 |
2.2.7 免疫荧光 | 第45-46页 |
2.2.8 蛋白原核表达纯化 | 第46-47页 |
2.2.9 Northern-blot实验流程 | 第47-48页 |
2.2.10 CLIP实验流程 | 第48-52页 |
2.2.11 凝胶阻滞实验流程 | 第52页 |
2.2.12 体外加工实验流程 | 第52-53页 |
3 结果 | 第53-92页 |
3.1 RNA结合蛋白的筛选 | 第53-54页 |
3.2 EWS CLIP高通量测序 | 第54-56页 |
3.3 EWS CLIP高通量结果分析 | 第56-65页 |
3.4 Myc-EWS蛋白的外源表达 | 第65页 |
3.5 RIP-PCR检测体内EWS和RNA结合 | 第65-66页 |
3.6 MicroRNA初级转录本结合EWS蛋白 | 第66-68页 |
3.7 体外验证EWS和RNA结合效果 | 第68-70页 |
3.8 EWS蛋白对结合microRNA所起的调控作用 | 第70-75页 |
3.9 MicroRNA初级转录本加工报告系统 | 第75-77页 |
3.10 EWS水平变化影响microRNA初级转录本的加工 | 第77-79页 |
3.11 EWS结合Drosha | 第79-80页 |
3.12 EWS帮助Drosha体外加工microRNA初级转录本 | 第80-82页 |
3.13 影响EWS蛋白结合特异性的RNA序列 | 第82-83页 |
3.14 影响EWS蛋白结合特异性的flanking序列 | 第83-85页 |
3.15 UV对EWS蛋白加工microRNA的影响 | 第85-87页 |
3.16 MiR-222对EWS蛋白的负反馈调节作用 | 第87-88页 |
3.17 EWS蛋白可能影响microRNA对靶基因的调控 | 第88-90页 |
3.18 结论与讨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