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初值Π隐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电池剩余寿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电池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经验法和性能法 | 第12-14页 |
1.2.2 数据驱动法 | 第14-15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锂离子电池寿命衰退性能分析 | 第17-28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3 影响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的因素 | 第18-21页 |
2.4 衰退表现的识别 | 第21-27页 |
2.4.1 放电平台临界点 | 第21-22页 |
2.4.2 曲线集合的拟合聚类分析 | 第22-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改进初值Π隐马尔可夫模型 | 第28-36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隐马尔可夫模型 | 第28-30页 |
3.2.1 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基本形式 | 第28-29页 |
3.2.2 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应用 | 第29-30页 |
3.3 模型元素初值Π的改进 | 第30-31页 |
3.4 改进初值ΠHMM的建立 | 第31-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锂离子电池循环实验及寿命预测 | 第36-50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循环实验器材的选择 | 第36-38页 |
4.2.1 实验电池的选择 | 第36-37页 |
4.2.2 实验设备的选择 | 第37-38页 |
4.2.3 设备数据处理软件的选择 | 第38页 |
4.3 循环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38-46页 |
4.3.1 充电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38-41页 |
4.3.2 实验电池的不一致性 | 第41-44页 |
4.3.3 放电实验方案的设计 | 第44-46页 |
4.4 电池衰退表现的预测 | 第46-47页 |
4.5 电池剩余寿命的预测 | 第47-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