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LC谐振式高效率通信电源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APFC电路的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1.3 APFC电路的控制方式 | 第15-17页 |
1.3.1 峰值电流控制方式 | 第15-16页 |
1.3.2 平均电流控制方式 | 第16-17页 |
1.4 谐振变换器的概述 | 第17-22页 |
1.4.1 软开关技术的提出 | 第17-19页 |
1.4.2 LLC谐振变换器的发展 | 第19-20页 |
1.4.3 LLC谐振变换器的拓扑分类 | 第20-22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APFC电路的设计 | 第24-34页 |
2.1 APFC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 第24-25页 |
2.2 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25-28页 |
2.2.1 EMI电路设计 | 第25-26页 |
2.2.2 升压电感的设计和电容的选取 | 第26-27页 |
2.2.3 开关管和二极管的选取 | 第27-28页 |
2.2.4 整流桥的选择 | 第28页 |
2.3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28-33页 |
2.3.1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 第30-31页 |
2.3.2 输入采样电压电路设计 | 第31页 |
2.3.3 输入掉电检测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2.3.4 APFC电路的软件控制流程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原理和特性分析 | 第34-52页 |
3.1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结构 | 第34-35页 |
3.2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第35-43页 |
3.2.1 开关频率在fm第35-39页 | |
3.2.2 开关频率在fs=fr时的工作状态 | 第39页 |
3.2.3 开关频率在fs>fr时的工作状态 | 第39-43页 |
3.3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等效模型和特性分析 | 第43-51页 |
3.3.1 变换器的等效模型 | 第43-47页 |
3.3.2 变换器随品质因数变换特性 | 第47-48页 |
3.3.3 变换器的空载特性分析 | 第48-50页 |
3.3.4 变换器的短路特性分析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LLC谐振变换器参数计算 | 第52-62页 |
4.1 谐振变换器参数选取 | 第52-57页 |
4.1.1 变压器变比和直流增益 | 第52-53页 |
4.1.2 变换器最小最大频率设计 | 第53-55页 |
4.1.3 谐振腔参数计算 | 第55页 |
4.1.4 功率开关管和二极管选取 | 第55-57页 |
4.2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硬件电路设计 | 第57-59页 |
4.2.1 通信电源系统结构 | 第57页 |
4.2.2 驱动隔离电路的设计 | 第57-58页 |
4.2.3 采样反馈电路的设计 | 第58-59页 |
4.3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软件电路设计 | 第59-61页 |
4.3.1 PWM波形的产生 | 第59-60页 |
4.3.2 系统的软件流程图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 | 第62-75页 |
5.1 前级APFC电路的仿真分析 | 第62-66页 |
5.1.1 PFC输入电压电流波形 | 第63-64页 |
5.1.2 PFC输出电压波形 | 第64-66页 |
5.2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仿真分析 | 第66-70页 |
5.3 前级APFC电路实验分析 | 第70-72页 |
5.4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实验分析 | 第72-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