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评价--以贵港市辖区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理论背景 | 第9-10页 |
1.1.2 政策背景 | 第10页 |
1.1.3 现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第17-18页 |
2 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2.1.1 一般均衡理论 | 第18-19页 |
2.1.2 可持续土地利用理论 | 第19-20页 |
2.2 空间均衡内涵分析 | 第20-22页 |
2.3 土地利用空间均衡释义 | 第22-23页 |
3 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评价方法 | 第23-29页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3-26页 |
3.2 评价数学模型方法解析 | 第26-27页 |
3.3 判断标准 | 第27-29页 |
4 贵港市区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评价 | 第29-55页 |
4.1 贵港市区概况 | 第29-30页 |
4.1.1 位置和范围 | 第29页 |
4.1.2 自然条件概况 | 第29页 |
4.1.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9-30页 |
4.2 贵港市区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的计算 | 第30-32页 |
4.2.1 土地利用开发供给能力的计算 | 第30-31页 |
4.2.2 土地利用开发强度的计算 | 第31页 |
4.2.3 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的计算 | 第31-32页 |
4.3 贵港市区土地利用开发供给能力分析 | 第32-43页 |
4.3.1 建设发展保障指数分析 | 第32-34页 |
4.3.2 交通便捷指数分析 | 第34-35页 |
4.3.3 人均耕地约束指数分析 | 第35-37页 |
4.3.4 生态安全约束指数分析 | 第37-40页 |
4.3.5 土地利用开发供给能力指数分析 | 第40-43页 |
4.4 贵港市区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分析 | 第43-51页 |
4.4.1 人口强度指数分析 | 第43-44页 |
4.4.2 经济强度指数分析 | 第44-46页 |
4.4.3 土地开发强度指数分析 | 第46-48页 |
4.4.4 土地利用开发强度指数分析 | 第48-51页 |
4.5 贵港市区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度格局分析 | 第51-55页 |
5 结论和讨论 | 第55-5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5.2 讨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