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对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高速公路对土地利用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高速公路对景观格局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高速公路对生态风险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3 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理论模型与数据处理 | 第20-32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0-21页 |
2.1.1 自然环境条件 | 第20页 |
2.1.2 道路交通条件 | 第20-21页 |
2.2 理论模型及方法 | 第21-27页 |
2.2.1 缓冲区分析 | 第21-22页 |
2.2.2 景观指数分析 | 第22-23页 |
2.2.3 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指数变化 | 第23-24页 |
2.2.4 生态风险指数构建 | 第24-26页 |
2.2.5 空间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7-30页 |
2.3.1 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2.3.2 数据处理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变化 | 第32-44页 |
3.1 高速公路时空分布 | 第32-34页 |
3.2 高速公路周边土地利用变化 | 第34-42页 |
3.2.1 土地利用变化的时序分析 | 第34-37页 |
3.2.2 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变化差异 | 第37-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 第44-54页 |
4.1 缓冲区景观类型尺度的时间变化分析 | 第44-46页 |
4.2 缓冲区景观尺度的空间变化差异分析 | 第46-47页 |
4.3 缓冲区景观指数的回归分析 | 第47-50页 |
4.4 高速公路对缓冲区景观的整体影响分析 | 第50-53页 |
4.4.1 景观破碎度的时空变化分析 | 第50-51页 |
4.4.2 景观脆弱度的时空变化分析 | 第51-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对生态风险的影响 | 第54-64页 |
5.1 高速公路周边生态风险的总体变化 | 第54-56页 |
5.2 高速公路周边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 | 第56-59页 |
5.3 高速公路周边生态风险等级变化 | 第59-60页 |
5.4 高速公路周边生态风险指数的局部自相关分析 | 第60-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