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取货方式的汽车零部件配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前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循环取货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2 车辆路径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车辆路径问题概述 | 第16-25页 |
2.1 循环取货 | 第16-21页 |
2.1.1 循环取货理论简介 | 第16-17页 |
2.1.2 循环取货的优缺点 | 第17-18页 |
2.1.3 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实施分析 | 第18-21页 |
2.2 车辆路径问题 | 第21-25页 |
2.2.1 车辆路径问题的定义 | 第21-22页 |
2.2.2 车辆路径问题的构成要素 | 第22-24页 |
2.2.3 车辆路径问题的分类 | 第24-25页 |
3 循环取货车辆路径模型 | 第25-36页 |
3.1 循环取货车辆路径问题描述 | 第25-26页 |
3.2 循环取货车辆路径的基础数据及假设条件 | 第26-27页 |
3.2.1 基础数据 | 第26-27页 |
3.2.2 假设条件 | 第27页 |
3.3 循环取货运作流程设计 | 第27-29页 |
3.4 循环取货车辆路径模型建立 | 第29-36页 |
3.4.1 约束条件 | 第29-34页 |
3.4.2 模型建立 | 第34-36页 |
4 循环取货车辆路径优化模型算法分析 | 第36-46页 |
4.1 车辆路径问题VRP相关算法概述 | 第36-40页 |
4.1.1 精确算法 | 第36-37页 |
4.1.2 启发式算法 | 第37-40页 |
4.2 禁忌搜索算法介绍 | 第40-46页 |
4.2.1 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素 | 第40-41页 |
4.2.2 设计流程 | 第41-42页 |
4.2.3 禁忌搜索参数设计 | 第42-46页 |
5 仿真运行 | 第46-57页 |
5.1 软件介绍 | 第46-48页 |
5.2 配置参量及计算参数设定 | 第48-52页 |
5.3 运行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5.3.1 无拆分事例计算 | 第52-53页 |
5.3.2 拆分事例计算 | 第53-57页 |
6 总结 | 第57-58页 |
7 展望 | 第58-59页 |
8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9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