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城乡协调发展视野下的城乡关系优化策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提出问题第10-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3.2 实践意义第12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2-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页
        1.4.3 技术路线图第13-15页
第二章 城乡关系及其优化理论综述与实践探索第15-26页
    2.1 国内外城乡关系理论研究综述第15-21页
        2.1.1 城乡关系理论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2 国内外主要城乡关系理论及研究现状第16-20页
        2.1.3 国内外城乡关系理论述评第20-21页
    2.2 国内外城乡关系优化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借鉴第21-26页
        2.2.1 美国城乡关系优化的实践经验第21-22页
        2.2.2 日本城乡关系优化的实践经验第22-24页
        2.2.3 上海城乡关系优化的实践经验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历程及主要问题第26-35页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关系发展历程第26-29页
        3.1.1 第一阶段:1949-1978年第26-27页
        3.1.2 第二阶段:1978-2003年第27-29页
        3.1.3 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第29页
    3.2 当前我国城乡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5页
        3.2.1 制度层面:城乡发展制度不平等第29-30页
        3.2.2 经济层面: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第30-31页
        3.2.3 空间层面:城乡土地利用不合理第31-32页
        3.2.4 社会层面: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第32-33页
        3.2.5 生态层面:城乡生态污染治理难第33-35页
第四章 江苏省城乡关系发展现状第35-43页
    4.1 江苏省发展现状第35-39页
        4.1.1 行政区划及其空间组织结构第35-36页
        4.1.2 人口规模及其分布第36-37页
        4.1.3 土地资源状况第37页
        4.1.4 交通设施建设情况第37-38页
        4.1.5 产业发展现状第38-39页
    4.2 江苏省城乡关系发展现状第39-43页
        4.2.1 城乡关系发展的现状第39-41页
        4.2.2 城乡关系发展的特征第41-43页
第五章 江苏省城乡协调度的测度与评价第43-53页
    5.1 城乡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3-45页
        5.1.1 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第43页
        5.1.2 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第43页
        5.1.3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第43-45页
    5.2 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构建第45-49页
        5.2.1 数据搜集与处理第45页
        5.2.2 主成分分析第45-48页
        5.2.3 评价模型构建第48-49页
    5.3 江苏省城乡协调度综合评价第49-53页
        5.3.1 江苏省城乡协调度评价第49-50页
        5.3.2 评价结果分析第50-53页
第六章 城乡关系优化指导思想与政策建议第53-66页
    6.1 城乡关系优化的指导思想——城乡统筹发展第53-54页
        6.1.1 落实城市与乡村全方位统筹发展第53-54页
        6.1.2 县域政区作为城乡统筹基本单元第54页
        6.1.3 乡村地区作为城乡统筹侧重区域第54页
    6.2 城乡关系优化的关键——补齐农村农业短板第54-60页
        6.2.1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第54-56页
        6.2.2 促进城乡垂直分工,加强城乡产业合作第56-58页
        6.2.3 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促进城乡资金合理配置第58-59页
        6.2.4 发挥小城镇纽带作用,扶持特色小(城)镇发展第59-60页
    6.3 城乡关系优化的制度保障——城乡管理体制改革第60-62页
        6.3.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户籍壁垒第60-61页
        6.3.2 改革人口管理制度,促进劳动力合理转移第61页
        6.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共享第61-62页
    6.4 城乡关系优化的环境支撑——统筹城乡生态治理第62-66页
        6.4.1 城乡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和谐城乡空间体系第62-63页
        6.4.2 建设城乡统筹生态工程,提高农村生态保护意识第63-64页
        6.4.3 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监测,完善生态评价考核机制第64-6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现代服务业对湖北省农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