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多发动脉瘤形态学特征与其破裂风险的关系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13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18页 |
2.1 一般材料 | 第13-14页 |
2.1.1 纳入标准 | 第13页 |
2.1.2 排除标准 | 第13页 |
2.1.3 责任动脉瘤的判定 | 第13-14页 |
2.2 一般资料 | 第14页 |
2.3 设备与扫描参数 | 第14页 |
2.3.1 扫描方法 | 第14页 |
2.3.2 图像后处理 | 第14页 |
2.4 动脉瘤相关形态学参数及患者临床病史标准 | 第14-17页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17-18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8-24页 |
3.1 患者的性别分布特征 | 第18页 |
3.2 患者的年龄分布特征 | 第18页 |
3.3 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分布特征 | 第18-19页 |
3.4 患者的糖尿病病史分布特征 | 第19页 |
3.5 患者的吸烟史分布特征 | 第19页 |
3.6 患者的饮酒史分布特征 | 第19-20页 |
3.7 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不同位置的比较 | 第20页 |
3.8 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不同形态的比较 | 第20-21页 |
3.9 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相关形态学参数的比较 | 第21-24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4-2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第6章 综述 | 第34-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导师、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