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怪兽电影”的类型与文化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1页 |
三、研究思路与启示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好莱坞怪兽电影的缘起与流变 | 第13-21页 |
第一节 怪兽电影的文化溯源 | 第13-17页 |
一、神话溯源 | 第13-15页 |
二、神话怪兽的视觉传达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怪兽电影对怪兽形象的传承与发展 | 第17-21页 |
一、早期电影影像对怪兽形象的传承 | 第17-18页 |
二、怪兽电影在好莱坞的类型化发展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好莱坞怪兽电影的分类研究 | 第21-32页 |
第一节 神话怪兽的电影式呈现 | 第21-25页 |
一、西方“火龙”——直接继承来的怪兽 | 第22-23页 |
二、东方“饕餮”——“代孕”的怪兽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当代人的噩梦——科技怪兽 | 第25-29页 |
一、科技灾难——《侏罗纪公园》 | 第26-27页 |
二、外星入侵——《异形》 | 第27-29页 |
第三节 人性怪兽的降临——“超我的想象”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好莱坞怪兽电影的社会文化心理探究 | 第32-44页 |
第一节 哥斯拉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符号 | 第32-36页 |
一、哥斯拉——日本的“恶之花” | 第32-35页 |
二、哥斯拉——纯粹的美国式视觉怪兽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作为工业、商品代言人的怪兽电影 | 第36-39页 |
第三节 怪兽电影接受中的文化心理 | 第39-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