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8-11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1-22页 |
1.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2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9页 |
1.2.1 带压作业的发展及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可控柔性密封的发展及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 | 第14-16页 |
1.2.4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 | 第16-19页 |
1.3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的摩擦磨损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的力学特性 | 第22-41页 |
2.1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的力学状态 | 第22-25页 |
2.2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的应力与应变 | 第25-31页 |
2.2.1 柔性密封材料的应力状态 | 第25-29页 |
2.2.2 柔性密封材料的应变状态 | 第29-31页 |
2.3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的力学行为 | 第31-37页 |
2.3.1 可控柔性密封材料的大应变的弹性理论 | 第31-34页 |
2.3.2 可控柔性密封材料的唯象分析 | 第34-35页 |
2.3.3 可控柔性密封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第35-37页 |
2.4 常用可控柔性密封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37-40页 |
2.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 第41-68页 |
3.1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理论分析 | 第41-47页 |
3.1.1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胶芯受力状态分析 | 第41页 |
3.1.2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机理 | 第41-47页 |
3.2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实验研究 | 第47-60页 |
3.2.1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的物理性质 | 第47-48页 |
3.2.2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实验设计 | 第48-50页 |
3.2.3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压缩实验 | 第50-55页 |
3.2.4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55-60页 |
3.3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有限元分析 | 第60-66页 |
3.3.1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胶芯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60-61页 |
3.3.2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胶芯有限元计算 | 第61-66页 |
3.4 小结 | 第66-68页 |
第四章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的磨损机理分析 | 第68-94页 |
4.1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表面的摩擦分析 | 第68-77页 |
4.1.1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摩擦机理 | 第68-72页 |
4.1.2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的摩擦特性 | 第72-77页 |
4.2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表面的磨损分析 | 第77-93页 |
4.2.1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副磨损现场实验 | 第77-81页 |
4.2.2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的磨粒磨损 | 第81-93页 |
4.3 小结 | 第93-94页 |
第五章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评价研究 | 第94-103页 |
5.1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在外载荷下密封评价研究 | 第94-100页 |
5.1.1 工作时带压作业密封胶芯的危险部位分析 | 第94-95页 |
5.1.2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屈服判据 | 第95-99页 |
5.1.3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材料断裂判据 | 第99-100页 |
5.2 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在磨损作用下的密封性能评价 | 第100-102页 |
5.2.1 单磨粒作用下的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性能 | 第101页 |
5.2.2 线接触磨粒作用下的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性能 | 第101页 |
5.2.3 面接触磨粒作用下的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性能 | 第101-102页 |
5.2.4 摩擦磨损作用下的带压作业可控柔性密封性能 | 第102页 |
5.3 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6.1 结论 | 第103-104页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详细摘要 | 第115-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