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环境论文

庄子生态伦理思想探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10-16页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3页
        1、选题背景第10-11页
        2、选题的意义第11-13页
    (二) 现阶段研究现状及其评述第13-14页
    (三)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第14-16页
        1、研究方法第14-15页
        2、研究思路第15-16页
二、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内涵第16-26页
    (一) 庄子思想中的“道”第17-20页
        1、庄子心中之“道”第18-19页
        2、庄子的“道体运行”第19-20页
        3、庄子的以“道”为本第20页
    (二) 庄子思想中的“天”第20-22页
        1、自然之“天”第20-21页
        2、天然之“天”第21页
        3、自由之“天”第21-22页
    (三) 庄子思想中的“人”第22页
    (四) 庄子思想中的“性”第22-24页
        1、道性第23页
        2、物性第23-24页
    (五) 庄子思想中的“德”第24-26页
        1、庄子哲学的“无为”之德第24-25页
        2、庄子心目中的“至德之世”第25-26页
三、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容第26-34页
    (一)“无用之用”的思想第26-28页
        1、“无用之用”的深刻内涵第27页
        2、“无用之用”的生态伦理涵义第27-28页
    (二)“物无贵贱”第28-29页
        1、“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第28页
        2、“有用”到“无用第28-29页
    (三)“万物不伤”第29-30页
        1、“物物而不物于物”第29页
        2、“万物不伤”的生态伦理智慧第29-30页
    (四)“物我同一”第30-31页
        1、“天人合一”第30页
        2、“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第30-31页
        3、“道法自然”第31页
    (五)“知足知止”第31-34页
        1、“知足知止”的传承发展第31-32页
        2、“知足知止”的生态伦理观念第32-34页
四、庄子生态伦理思想与中西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比较第34-40页
    (一) 与孔孟生态伦理思想的比较第34-36页
        1、与“仁民爱物”思想之比较第34-35页
        2、与孔孟自然观之比较第35-36页
    (二) 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理论的比较第36-40页
        1、与人类中心主义相比较第37页
        2、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相比较第37-40页
五、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生态启示第40-46页
    (一) 庄子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技术问题的影响第40-42页
        1、庄子生态伦理思想中的技术观第40-41页
        2、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技术启发第41-42页
    (二) 庄子生态伦理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作用第42-46页
        1、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建设第44-45页
        2、庄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消极影响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孔信息加工对异族效应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
下一篇:马克思的正义观及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理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