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树木学论文

流溪河2个树种粗木质残体的分解和呼吸特征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述第15-23页
        1.2.1 粗木质残体的研究历史第15-16页
        1.2.2 粗木质残体的概念和分类第16-17页
        1.2.3 粗木质残体的生态功能第17-18页
        1.2.4 粗木质残体的分解过程第18-19页
        1.2.5 粗木质残体的分解速率模型第19-20页
        1.2.6 粗木质残体分解/呼吸的影响因素第20-22页
        1.2.7 粗木质残体分解的测定方法第22页
        1.2.8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测定方法第22-23页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3.1 研究目标第23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24-25页
    1.5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第25-26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6-30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6-27页
        2.1.1 地理位置第26页
        2.1.2 地形地貌第26页
        2.1.3 气候特征第26页
        2.1.4 土壤特征第26-27页
        2.1.5 植被特征第27页
    2.2 研究方法第27-30页
        2.2.1 样品收集第27-28页
        2.2.2 样地设置和样品铺设第28-30页
第三章 粗木质残体分解过程中密度变化和元素动态第30-39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试验方法第30-31页
        3.2.1 粗木质残体密度和化学元素含量测定第30-31页
        3.2.2 粗木质残体密度的测定第31页
        3.2.3 粗木质残体分解常数的计算第31页
        3.2.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3.3.1 粗木质残体的密度变化第31-32页
        3.3.2 粗木质残体的分解常数及分解周期第32-33页
        3.3.3 马尾松和石栎粗木质残体的养分差异和动态第33-34页
        3.3.4 粗木质残体分解1年元素的短期变化第34页
    3.4 讨论第34-38页
        3.4.1 粗木质残体分解速率第34-37页
        3.4.2 粗木质残体分解过程中的元素释放第37-38页
    3.5 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粗木质残体呼吸季节动态第39-47页
    4.1 引言第39-40页
    4.2 试验方法第40-41页
        4.2.1 粗木质残体呼吸和温度的测定第40页
        4.2.2 呼吸速率的计算第40-41页
        4.2.3 元素含量的测定第41页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1页
    4.3 结果第41-44页
        4.3.1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季节动态第41-42页
        4.3.2 粗木质残体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第42-44页
        4.3.3 粗木质残体呼吸速率与元素含量的关系第44页
    4.4 讨论第44-46页
        4.4.1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季节动态第44-45页
        4.4.2 温度对粗木质残体呼吸的影响第45页
        4.4.3 化学元素含量差异与粗木质残体呼吸速率的关系第45-46页
    4.5 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第47-57页
    5.1 引言第47页
    5.2 试验方法第47-48页
        5.2.1 实验设计与方法第47页
        5.2.2 粗木质残体呼吸速率和温度敏感性的测定第47-48页
        5.2.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8页
    5.3 结果第48-53页
        5.3.1 不同温度下粗木质残体的呼吸速率第48-49页
        5.3.2 粗木质残体呼吸与温度的关系第49-50页
        5.3.4 不同分解等级粗木质残体的含水量和呼吸速率第50-52页
        5.3.5 粗木质残体的温度敏感性第52-53页
    5.4 讨论第53-55页
        5.4.1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温度响应第53-54页
        5.4.2 分解等级对粗木质残体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影响第54-55页
        5.4.3 粗木质残体呼吸的温度敏感性第55页
    5.5 小结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7-60页
    6.1 主要结论第57页
    6.2 展望第57-60页
        6.2.1 扩大研究区域、增加实验数据第57-58页
        6.2.2 粗木质残体的研究方法有待改进第58页
        6.2.3 多学科的交叉进行微生物、土壤动物等对分解影响的研究第58页
        6.2.4 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9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丝栗栲、香樟和银木荷幼树水分生理、叶片磷组分和生物量分配对施氮和减水的响应
下一篇: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