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本论文研究来源和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实验台测量系统发展现状 | 第11-15页 |
1.3.1 钻柱涡动模拟实验台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3.2 钻柱涡动模拟实验台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论文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实验台测量系统概况与不足 | 第17-29页 |
2.1 实验台的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2.1.1 实验台实物图 | 第17-18页 |
2.1.2 调速回转装置 | 第18页 |
2.1.3 稳固支撑装置 | 第18页 |
2.1.4 轴向力加载装置 | 第18页 |
2.2 实验台的操作流程 | 第18-19页 |
2.3 钻柱涡动模拟实验待测参数 | 第19页 |
2.4 测量系统设计 | 第19-21页 |
2.4.1 硬件部分 | 第19页 |
2.4.2 软件部分 | 第19-21页 |
2.5 测量结果及分析 | 第21-28页 |
2.5.1 测量结果 | 第21-28页 |
2.5.2 测量系统存在的不足 | 第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测量系统改进方案的确定 | 第29-34页 |
3.1 测量系统改进方案的设计思想 | 第29页 |
3.2 测量系统改进方案的优选 | 第29-32页 |
3.2.1 高速摄像机测量法 | 第29-30页 |
3.2.2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法 | 第30页 |
3.2.3 Kinect传感器测量法 | 第30-31页 |
3.2.4 工业摄像头与开发软件结合测量法 | 第31-32页 |
3.2.5 Labview开发软件与各种传感器结合测量法 | 第32页 |
3.3 总体设计方案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实验台测量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34-46页 |
4.1 硬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4页 |
4.2 硬件总体设计 | 第34-35页 |
4.3 关键硬件选型分析 | 第35-44页 |
4.3.1 PC机 | 第35-36页 |
4.3.2 工业摄像头 | 第36-38页 |
4.3.3 云台 | 第38-39页 |
4.3.4 单片机 | 第39页 |
4.3.5 可编程线性直流电源 | 第39-40页 |
4.3.6 数据采集卡 | 第40-41页 |
4.3.7 传感器 | 第41-44页 |
4.4 测量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 第44-45页 |
4.4.1 干扰产生的机理 | 第44页 |
4.4.2 抗干扰措施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实验台测量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6-71页 |
5.1 软件开发平台选择 | 第46-47页 |
5.1.1 VS简介 | 第46页 |
5.1.2 Labview简介 | 第46-47页 |
5.2 软件总体设计 | 第47-48页 |
5.3 基于Labview的测量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8-57页 |
5.3.1 参数设置模块设计 | 第48-49页 |
5.3.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49-54页 |
5.3.3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第54-55页 |
5.3.4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第55-57页 |
5.3.5 基于Labview的测量系统软件介绍 | 第57页 |
5.4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57-70页 |
5.4.1 双目标定 | 第57-66页 |
5.4.2 特征提取 | 第66-67页 |
5.4.3 立体匹配 | 第67页 |
5.4.4 深度恢复 | 第67-69页 |
5.4.5 三维定位 | 第69-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