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革命统一战线论文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问题研究--以乐清市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8页
    第二节 核心概念第8-11页
        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第8-10页
        二、政治安排第10-11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内涵第11-12页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标准第12-13页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主要途径和方向第13-14页
        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第四节 分析框架第15-17页
        一、理论依据第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三、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7-18页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7页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制度基础与实践探索第18-27页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制度基础第18-23页
        一、党内法规是政治安排的政策基础第18-20页
        二、工商联系统的制度规定第20-21页
        三、政协系统的制度规定第21-23页
    第二节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实践探索第23-27页
        一、政治安排规模逐步扩大第23-24页
        二、政治安排层次逐步提高第24-25页
        三、完善综合评价体系第25页
        四、规范政治安排程序第25-27页
第三章 乐清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实践第27-31页
    第一节 综合评价:乐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遴选标准第27-28页
    第二节 市工商联系统的政治安排第28-29页
    第三节 市政协的政治安排第29-31页
第四章 乐清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31-40页
    第一节 主要问题及其表现第31-34页
        一、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二、政治安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2-33页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主观问题第33-34页
    第二节 成因分析第34-40页
        一、综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第34-35页
        二、政治安排的职位有限第35-36页
        三、领导干部掌握推荐主动权第36-37页
        四、政治安排规定的条件比较笼统第37页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要求比较迫切第37-38页
        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履职能力不足第38-40页
第五章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建议第40-43页
    第一节 健全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体系第40页
    第二节 拓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范围第40-41页
    第三节 完善政治安排的推荐机制第41-42页
    第四节 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训第42页
    第五节 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工作监督第42-43页
第六章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民与亚洲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关系:理论与实证
下一篇:郑州市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