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大空隙混合料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大空隙沥青路面特点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大空隙沥青路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6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原材料性质 | 第18-24页 |
·集料性质与技术要求 | 第18-21页 |
·粗集料 | 第18-19页 |
·细集料 | 第19-20页 |
·填料 | 第20-21页 |
·纤维 | 第21-22页 |
·沥青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24-43页 |
·基本试验 | 第24-26页 |
·针入度试验 | 第24-25页 |
·延度试验 | 第25页 |
·软化点试验 | 第25-26页 |
·SBS 改性沥青 | 第26-32页 |
·剪切时间对SBS 改性沥青的影响 | 第28-30页 |
·剪切温度对SBS 改性沥青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掺量对SBS 改性沥青的影响 | 第31-32页 |
·橡胶粉改性沥青 | 第32-37页 |
·剪切时间对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影响 | 第33-34页 |
·剪切温度对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不同掺量对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影响 | 第35-37页 |
·SBS 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 | 第37-40页 |
·掺加工艺对复合改性沥青的影响 | 第37页 |
·SBS(3%)与不同掺量橡胶粉复合 | 第37-38页 |
·SBS(4%)与不同掺量橡胶粉复合 | 第38页 |
·SBS(5%)与不同掺量橡胶粉复合 | 第38-39页 |
·SBS 与橡胶粉复合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TPS 改性沥青 | 第40-41页 |
·各种改性沥青性能比较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大空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43-59页 |
·低噪声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概述 | 第43-46页 |
·美国的设计方法 | 第43-44页 |
·日本的设计方法 | 第44页 |
·技术路线 | 第44-46页 |
·大空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 | 第46-58页 |
·级配设计 | 第46-48页 |
·沥青用量 | 第48-52页 |
·空隙率和有效空隙率 | 第52-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大空隙沥青混合料性能 | 第59-77页 |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 第59-68页 |
·马歇尔试验 | 第59-66页 |
·车辙试验 | 第66-68页 |
·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 | 第68-72页 |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 | 第68-71页 |
·残留稳定度 | 第71-72页 |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 | 第72-76页 |
·抗压强度 | 第73-74页 |
·劈裂强度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