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矩阵联合(块)对角化盲信号分离算法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盲源信号分离瞬时模型 | 第10-11页 |
1.3 盲信号分离与矩阵联合对角化的关系 | 第11-13页 |
1.4 矩阵联合(块)对角化盲分离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1 矩阵联合对角化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2 矩阵联合块对角化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矩阵联合块对角化基础理论以及常见算法对比 | 第17-36页 |
2.1 矩阵联合对角化基础理论 | 第17-22页 |
2.1.1 矩阵联合对角化的数学描述 | 第17页 |
2.1.2 精确对角化条件 | 第17-18页 |
2.1.3 常见的目标函数 | 第18-20页 |
2.1.4 矩阵联合对角化的数值试验方法 | 第20-22页 |
2.2 经典的联合对角化算法以及数值试验对比 | 第22-35页 |
2.2.1 经典的联合对角化算法 | 第22-25页 |
2.2.2 经典矩阵联合对角化算法性能对比 | 第25-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一种非降解联合块对角化盲分离算法 | 第36-58页 |
3.1 引言 | 第36-38页 |
3.2 矩阵联合块对角化的数学描述 | 第38-39页 |
3.3 非正交联合(块)对角化的降解分析 | 第39-42页 |
3.3.1 BARD算法的降解分析 | 第39-41页 |
3.3.2 QDIAG算法的降解分析 | 第41-42页 |
3.4 一种避免降解的非正交联合块对角化算法 | 第42-48页 |
3.4.1 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42-43页 |
3.4.2 最小化第一部分 | 第43-45页 |
3.4.3 最小化罚函数部分 | 第45-46页 |
3.4.4 最小化目标函数 | 第46页 |
3.4.5 对于目标函数收敛行为影响的讨论 | 第46-47页 |
3.4.6 MBARD算法总体描述 | 第47-48页 |
3.5 JBD在盲卷积分离中的应用 | 第48-50页 |
3.5.1 将卷积混合模型转换为线性混合模型 | 第48-49页 |
3.5.2 将线性混合模型转换为联合块对角化的模型 | 第49-50页 |
3.6 数值试验 | 第50-55页 |
3.6.1 联合块对角化算法在模拟数据上进行试验 | 第50-55页 |
3.6.2 联合块对角化算法在信号分离中的应用 | 第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4.1 全文总结 | 第58页 |
4.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