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4页 |
| ·船舶冰区锚泊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船舶积冰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 第2章 海冰概述 | 第16-21页 |
| ·海冰的形成 | 第16-17页 |
| ·海冰的物理性质 | 第17-18页 |
| ·海冰的盐度 | 第17-18页 |
| ·海冰的温度 | 第18页 |
| ·海冰的力学性质 | 第18-19页 |
| ·海冰的抗压强度 | 第18页 |
| ·海冰的拉伸强度 | 第18页 |
| ·海冰的弯曲强度 | 第18-19页 |
| ·海冰的剪切强度 | 第19页 |
| ·渤海的冰情 | 第19-20页 |
| ·海冰对结构物的作用 | 第20-21页 |
| 第3章 冰区锚泊船舶的受力计算 | 第21-27页 |
| ·风压力的理论计算 | 第21-22页 |
| ·流压力的理论计算 | 第22-23页 |
| ·海冰对船舶作用力的理论计算 | 第23-24页 |
| ·锚和锚链的抓力理论计算 | 第24-27页 |
| 第4章 海浪飞沫积冰计算 | 第27-38页 |
| ·船舶计算坐标系的建立及区域划分 | 第27-29页 |
| ·船舶计算坐标系的建立 | 第27-28页 |
| ·坐标的转化 | 第28页 |
| ·船舶区域的划分 | 第28-29页 |
| ·飞沫积冰的产生条件 | 第29-30页 |
| ·海浪飞沫量的计算 | 第30-33页 |
| ·飞沫质量密度分布 | 第31-32页 |
| ·船舶的相对风速 | 第32页 |
| ·飞沫持续时间 | 第32页 |
| ·飞沫上浪频率 | 第32页 |
| ·有义波高与有义波周期 | 第32-33页 |
| ·海浪飞沫的运动 | 第33-34页 |
| ·飞沫的冷却 | 第34-37页 |
| ·感热通量 | 第35-36页 |
| ·蒸发潜热通量 | 第36页 |
| ·辐射热通量 | 第36-37页 |
| ·冰的积累 | 第37-38页 |
| 第5章 积冰对船舶浮性和稳性的影响 | 第38-44页 |
| ·船舶稳性的定义及分类 | 第38页 |
| ·船舶稳性的定义 | 第38页 |
| ·船舶稳性的分类 | 第38页 |
| ·船舶浮性的定义及分类 | 第38-39页 |
| ·船舶浮性的定义 | 第38-39页 |
| ·船舶浮性的分类 | 第39页 |
| ·海浪飞沫积冰对船舶浮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海浪飞沫积冰对船舶最小倾覆力臂和稳性衡准数的影响 | 第40-44页 |
| ·船舶受固定横倾角影响的最小倾覆力臂 | 第40-43页 |
| ·船舶的衡准数 | 第43-44页 |
| 第6章 冰区锚泊及船舶积冰的计算实例 | 第44-72页 |
| ·冰区锚泊计算实例 | 第44-51页 |
| ·三千吨级船舶冰区锚泊的受力分析 | 第44-47页 |
| ·万吨级船舶冰区锚泊的受力分析 | 第47-51页 |
| ·船舶海浪飞沫积冰量的计算 | 第51-57页 |
| ·海浪飞沫上浪量计算模型的验证 | 第51-52页 |
| ·船舶的海浪飞沫上浪量计算 | 第52-56页 |
| ·船舶海浪飞沫的分布 | 第56页 |
| ·船舶的海浪飞沫冷却 | 第56-57页 |
| ·海浪飞沫积冰对船舶浮性的影响计算 | 第57-64页 |
| ·海浪飞沫积冰对船舶吃水的影响 | 第58-61页 |
| ·海浪飞沫积冰对船舶横倾的影响 | 第61-64页 |
| ·受积冰影响,船舶最小倾覆力臂和稳性衡准数的计算 | 第64-72页 |
| ·受积冰影响,船舶最小倾覆力臂的分析计算 | 第64-67页 |
| ·受积冰影响,船舶稳性衡准数的计算 | 第67-72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总结 | 第72-73页 |
|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