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金属探测器设计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 1.3.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1.3.2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 2. 探测器的原理分析及整体设计 | 第13-29页 | 
| 2.1 基本原理 | 第13-17页 | 
| 2.1.1 电磁感应 | 第13-16页 | 
| 2.1.2 涡流效应 | 第16-17页 | 
| 2.2 金属导体在线圈中的磁场分析 | 第17-19页 | 
| 2.3 金属探测器的种类介绍以及比较 | 第19-25页 | 
| 2.3.1 差拍式金属探测器 | 第19-20页 | 
| 2.3.2 自激感应式金属探测器 | 第20页 | 
| 2.3.3 能耗式金属探测器 | 第20-21页 | 
| 2.3.4 平衡式金属探测器 | 第21-25页 | 
| 2.4 整体设计 | 第25-27页 | 
| 2.5 脉冲激励原理 | 第27-28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硬件电路设计 | 第29-45页 | 
| 3.1 发射模块 | 第29-32页 | 
| 3.1.1 脉冲信号的产生 | 第29-31页 | 
| 3.1.2 接收线圈上的信号 | 第31-32页 | 
| 3.2 接收模块设计 | 第32-33页 | 
| 3.3 主控芯片 | 第33-38页 | 
| 3.3.1 DSP系统 | 第34-35页 | 
| 3.3.2 DSP电源电路 | 第35-36页 | 
| 3.3.3 DSP的晶振及复位电路 | 第36-38页 | 
| 3.4 电源模块 | 第38页 | 
| 3.5 RS485通信模块 | 第38-39页 | 
| 3.6 输出驱动模块 | 第39页 | 
| 3.7 人机界面模块 | 第39-42页 | 
| 3.7.1 单片机最小系统 | 第40页 | 
| 3.7.2 LED指示灯模块 | 第40-41页 | 
| 3.7.3 LCD液晶显示模块 | 第41-42页 | 
| 3.8 键盘模块 | 第42-43页 | 
| 3.9 PCB的制作 | 第43-44页 | 
| 3.10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软件设计 | 第45-53页 | 
| 4.1 DSP程序设计 | 第45-50页 | 
| 4.1.1 主程序模块 | 第45-47页 | 
| 4.1.2 信号发射模块 | 第47-48页 | 
| 4.1.3 信号接收模块 | 第48页 | 
| 4.1.4 自学习模块 | 第48-49页 | 
| 4.1.5 算法模块 | 第49-50页 | 
| 4.1.6 其它模块 | 第50页 | 
| 4.2 人机界面的软件设计 | 第50-52页 | 
| 4.2.1 LCD显示模块 | 第51页 | 
| 4.2.2 键盘模块 | 第51-52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5. 实验结果分析及改进措施 | 第53-60页 | 
| 5.1 实验准备 | 第53-54页 | 
| 5.2 实验结果 | 第54-59页 | 
| 5.3 抗干扰措施 | 第59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 6.1 总结 | 第60页 |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