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7页 |
1.1 逆境胁迫 | 第10页 |
1.2 植物胁迫信号的传导途径 | 第10页 |
1.3 CBL蛋白 | 第10-12页 |
1.4 CBL-CIPK信号途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4.1 CIPK蛋白 | 第12-13页 |
1.4.2 CBL-CIPK信号途径 | 第13-14页 |
1.5 木薯CBL基因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6 酵母双杂技术 | 第15页 |
1.6.1 酵母双杂交技术原理 | 第15页 |
1.6.2 酵母双杂交的构建 | 第15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7页 |
2.1.2 菌株及载体 | 第17页 |
2.1.3 酶、试剂盒及生化试剂 | 第17-18页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32页 |
2.2.1 木薯总RNA的提取 | 第18-19页 |
2.2.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19页 |
2.2.3 MeCBL家族基因的克隆及植物定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9-24页 |
2.2.4 MeCBL家族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 第24-25页 |
2.2.5 MeCBL家族基因半定量分析 | 第25-26页 |
2.2.6 MeCBL家族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26-28页 |
2.2.7 木薯MeCBLs和MeCIPK24蛋白的酵母双杂交 | 第28-29页 |
2.2.8 MeCBL10蛋白与MeCIPK24蛋白在酵母中的功能验证 | 第29-32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2-55页 |
3.1 木薯CBL家族基因的BLAST分析及命名 | 第32页 |
3.2 木薯CBL家族基因的克隆 | 第32-34页 |
3.2.1 木薯RNA的提取及cDNA的检测 | 第32-33页 |
3.2.2 木薯MeCBL家族基因的克隆 | 第33-34页 |
3.3 木薯MeCBLs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39页 |
3.3.1 木薯MeCBL家族蛋白的特征分析 | 第34页 |
3.3.2 木薯MeCBLs序列比对分析 | 第34-35页 |
3.3.3 木薯MeCBLs的进化树分析 | 第35-36页 |
3.3.4 木薯MeCBLs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序列分析 | 第36-37页 |
3.3.5 木薯MeCBLs的启动子分析 | 第37-38页 |
3.3.6 木薯MeCBLs的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 | 第38-39页 |
3.4 不同胁迫下木薯MeCBL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木薯MeCBLs空间表达模式 | 第40-41页 |
3.6 木薯MeCBL家族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41-45页 |
3.7 MeCBLs与MeCIPK24蛋白的酵母双杂交 | 第45-49页 |
3.7.1 酵母双杂交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46页 |
3.7.2 MeCBLs蛋白与MeCIPK24的自激活检测分析 | 第46-47页 |
3.7.3 MeCBLs蛋白与MeCIPK24的酵母双杂交分析 | 第47-49页 |
3.8 木薯MeCBL10和MeCBL24蛋白在酵母中的功能分析 | 第49-55页 |
3.8.1 MeSOS1基因的克隆 | 第49-50页 |
3.8.2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0-51页 |
3.8.3 转基因酵母的检测 | 第51-53页 |
3.8.4 转基因酵母的耐盐性验证 | 第53-55页 |
4 讨论 | 第55-57页 |
5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