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1 维修概念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电力生产领域维修建模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2章 安全仪表统 | 第13-19页 |
| 2.1 安全完整性等级及其选择 | 第13-16页 |
| 2.1.1 安全完整性水平 | 第13-14页 |
| 2.1.2 必要的风险降低与SIL的关系 | 第14-15页 |
| 2.1.3 SIL的选择 | 第15-16页 |
| 2.2 安全生命周期及生命周期成本 | 第16-17页 |
| 2.2.1 安全生命周期 | 第16-17页 |
| 2.2.2 生命周期成本 | 第17页 |
| 2.3 靠性和维修性指标 | 第17-19页 |
| 第3章 SIS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指标优化模型 | 第19-27页 |
| 3.1 马尔可夫模型和故障树模型 | 第19-22页 |
| 3.2 诊断和共因 | 第22-23页 |
| 3.3 安全评估实例 | 第23-27页 |
| 第4章 典型维修策略 | 第27-34页 |
| 4.1 维修活动的类型 | 第28页 |
| 4.2 定期维修(Periodic Maintenance) | 第28-29页 |
| 4.3 基于状态的维修(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CBM) | 第29-31页 |
| 4.4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RCM) | 第31-34页 |
| 第5章 维修实例 | 第34-49页 |
| 5.1 火电厂主燃料跳闸的维修策略 | 第34-40页 |
| 5.1.1 安全评估 | 第34-38页 |
| 5.1.2 预防性维修策略 | 第38-40页 |
| 5.2 核电汽机保护系统的维修策略 | 第40-49页 |
| 5.2.1 核电汽机保护系统的原理 | 第40页 |
| 5.2.2 维修策略研究 | 第40-49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 6.2 未来与展望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