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中继器的多极化MIMO信道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MIMO技术概述 | 第8-11页 |
1.1.1 MIMO的提出 | 第8-9页 |
1.1.2 MIMO技术特点 | 第9-10页 |
1.1.3 MIMO信道容量 | 第10-11页 |
1.2 MIMO技术分类 | 第11-13页 |
1.2.1 空间分集 | 第11-12页 |
1.2.2 空间复用 | 第12页 |
1.2.3 波束成形 | 第12页 |
1.2.4 MIMO技术的优势 | 第12-13页 |
1.3 MIMO中的多极化技术 | 第13-14页 |
1.3.1 MIMO多极化技术 | 第13页 |
1.3.2 多极化技术的研究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第16-27页 |
2.1 无线信道衰落 | 第16-21页 |
2.1.1 无线信道的衰落 | 第16-18页 |
2.1.2 空间选择性衰落 | 第18-19页 |
2.1.3 频率选择性衰落 | 第19-20页 |
2.1.4 时间选择性衰落 | 第20-21页 |
2.2 极化信号传播 | 第21-22页 |
2.2.1 极化信道 | 第21-22页 |
2.2.2 MIMO天线的相关性 | 第22页 |
2.3 MIMO信道模型 | 第22-26页 |
2.3.1 确定性模型 | 第23-24页 |
2.3.2 物理模型 | 第24页 |
2.3.3 相关性信道模型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SCM的三极化信道模型 | 第27-43页 |
3.1 双极化天线空间信道模型 | 第27-32页 |
3.1.1 二维SCM信道模型 | 第27-30页 |
3.1.2 双极化SCM信道模型 | 第30-32页 |
3.2 三维的三极化模型 | 第32-35页 |
3.2.1 3D-SCM信道模型 | 第32-34页 |
3.2.2 三极化信道模型 | 第34-35页 |
3.3 MATLAB仿真 | 第35-41页 |
3.3.1 系数生成和仿真 | 第35-40页 |
3.3.2 信道系数仿真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中继辅助的MIMO系统 | 第43-54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43-47页 |
4.1.1 系统模型 | 第43-45页 |
4.1.2 参数设置 | 第45-46页 |
4.1.3 信道容量 | 第46-47页 |
4.2 视距信道模型 | 第47-50页 |
4.2.1 射线追踪的信道模型 | 第47-49页 |
4.2.2 SCM视距模型 | 第49-50页 |
4.3 MTALAB仿真 | 第50-53页 |
4.3.1 信道矩阵仿真 | 第50-51页 |
4.3.2 多极化MIMO中继器系统仿真 | 第51-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加入中继器的三极化天线测量 | 第54-63页 |
5.1 实验介绍 | 第54-56页 |
5.1.1 测量方法 | 第54-55页 |
5.1.2 天线与中继器 | 第55-56页 |
5.2 场景介绍 | 第56-58页 |
5.2.1 走廊场景 | 第56-57页 |
5.2.2 走廊-室内场景 | 第57-58页 |
5.2.3 暗室场景 | 第58页 |
5.3 测量数据 | 第58-62页 |
5.3.1 走廊场景 | 第59-61页 |
5.3.2 走廊-室内场景 | 第61-62页 |
5.3.3 暗室场景 | 第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