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背景介绍 | 第8页 |
| ·费曼棘轮棘齿模型和麦克斯韦妖 | 第8-10页 |
| ·布朗运动的若干问题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第2章 布朗运动的描述 | 第12-16页 |
| ·分子模拟法(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 第12页 |
| ·布朗运动的朗之万方程(Langevin Equation) | 第12-14页 |
| ·福克-普朗克方程(Fokker-Planck Equation) | 第14-15页 |
| ·主方程(Master Equation) | 第15-16页 |
| 第3章 存在熵势垒的二维Buttiker-Landauer热机的粒子流特征 | 第16-25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二维BL热机模型 | 第16-18页 |
| ·存在熵势垒下布朗粒子的动力学方程 | 第18-20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20-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4章 半导体热电效应的分析 | 第25-33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二极管的Peltier效应 | 第25-27页 |
| ·朗之万方程的数值模拟 | 第27-29页 |
| ·半导体热电效应的分析 | 第29-32页 |
| ·小电流极限下装置的效率 | 第29-31页 |
| ·装置产生热电流时的电流大小的计算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3-35页 |
| ·结论 | 第33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与展望 | 第33-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