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5-9页 |
| 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3-15页 |
| 内容与方法 | 第15-25页 |
| 1.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2.材料方法 | 第15-20页 |
| 2.1 实验动物与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15-16页 |
| 2.2 实验高氧装置 | 第16-17页 |
| 2.3 动物分组 | 第17页 |
| 2.4 OIR模型的制备 | 第17-18页 |
| 2.5 给药方法 | 第18页 |
| 2.6 标本采集 | 第18-19页 |
| 2.7 石蜡包埋 | 第19页 |
| 2.8 切片 | 第19页 |
| 2.9 HE染色 | 第19页 |
| 2.10 内皮细胞核数目计数 | 第19-20页 |
| 3.待测基因的提取与逆转录 | 第20-22页 |
| 3.1 PCR技术简介 | 第20页 |
| 3.2 RNA的提取 | 第20-21页 |
| 3.3 RNA的纯化 | 第21页 |
| 3.4总RNA纯度、浓度及完整性检测 | 第21-22页 |
| 3.5 cDNA的合成 | 第22页 |
| 4.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2-24页 |
| 4.1 扩增效率的检测 | 第22-23页 |
| 4.2 引物特异性测试 | 第23-24页 |
| 5.统计学方法选择 | 第24-25页 |
| 结果 | 第25-34页 |
| 1.各组大鼠不同天数存活数量 | 第25页 |
| 2. 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定量结果(HE染色) | 第25-27页 |
| 3. RT-PCR结果 | 第27-34页 |
| 3.1 RNA完整性鉴定 | 第27页 |
| 3.2 扩增效率结果 | 第27-29页 |
| 3.3 引物特异性分析 | 第29-30页 |
| 3.4 RT-PCR相对定量结果分析 | 第30-34页 |
| 讨论 | 第34-40页 |
| 1. 高浓度氧气对未成熟视网膜的影响 | 第34-35页 |
| 2.高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 3.缺氧、VEGF、VEGFR-2 及新生血管的关系 | 第36-37页 |
| 4.VEGF与ROP的关系 | 第37页 |
| 5.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机制 | 第37-39页 |
| 6.给药方式及药物剂量 | 第39页 |
| 7.问题与展望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 综述 | 第48-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作者简介(学习及工作经历、发表的学位文章)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