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4-5页 |
符号说明 | 第5-7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44页 |
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第18-26页 |
1.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简介 | 第18-19页 |
1.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9-21页 |
1.1.3 理想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第21-22页 |
1.1.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界面处电子转移动力学 | 第22-23页 |
1.1.5 评价DSSC光电性能的基本参数 | 第23-25页 |
1.1.6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界面信息 | 第25-26页 |
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第26-33页 |
1.2.1 拉曼散射简介 | 第26-29页 |
1.2.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简介 | 第29页 |
1.2.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增强效应 | 第29-32页 |
1.2.4 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基底 | 第32-33页 |
1.3 基于SERS技术的DSSC研究 | 第33-42页 |
1.3.1 基于SERS技术的DSSC研究现状 | 第33-39页 |
1.3.2 如何构建适合利用SERS光谱研究DSSC中CT过程的模型 | 第39-41页 |
1.3.3 基于半导体-染料-金属DSSC中的CT热力学 | 第41-42页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实验内容 | 第42-44页 |
第二章 Ag/N719/TiO_2体系中CT过程的研究 | 第44-56页 |
2.1 引言 | 第44-4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2.2.2 样品制备 | 第45-46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46-4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5页 |
2.3.1 Ag/N719/TiO_2的表征 | 第47-48页 |
2.3.2 Ag/N719的SERS光谱 | 第48-50页 |
2.3.3 Ag/N719/TiO_2的SERS光谱 | 第50页 |
2.3.4 Ag/N719/n-TiO_2体系的SERS光谱及其电荷转移度 | 第50-52页 |
2.3.5 Ag/N719/n-TiO_2体系中的电荷转移模型 | 第52-5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Ag对TiO_2/N_3/Ag中CT过程的影响 | 第56-72页 |
3.1 引言 | 第56-5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7-59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57页 |
3.2.2 样品制备 | 第57-58页 |
3.2.3 实验仪器 | 第58-5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9-70页 |
3.3.1 400 、450、500℃下煅烧TiO_2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59-60页 |
3.3.2 TiO_2、TiO_2/N_3、TiO_2/N_3/Ag的形貌表征 | 第60-61页 |
3.3.3 TiO_2、TiO_2/N_3、TiO_2/N_3/Ag的UV-VisDRS光谱 | 第61-62页 |
3.3.4 TiO_2/N_3的SERS光谱 | 第62-64页 |
3.3.5 TiO_2/N_3/Ag的SERS光谱 | 第64-65页 |
3.3.6 TiO_2、TiO_2/N_3、TiO_2/N_3/Ag的SERS光谱中有关于绝对强度的讨论 | 第65-66页 |
3.3.7 TiO_2/N_3、TiO_2/N_3/Ag的激光依赖-SERS光谱 | 第66-67页 |
3.3.8 TiO_2/N_3、TiO_2/N_3/Ag中的电荷转移模型 | 第67-69页 |
3.3.9 TiO_2煅烧温度对TiO_2/N_3/Ag激光依赖-SERS光谱的影响 | 第69-7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四章 ZnO-TiO_2异质结对ZnO-TiO_2/N_3/Ag结构中CT过程的影响 | 第72-90页 |
4.1 引言 | 第72-7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73页 |
4.2.2 样品制备 | 第73-74页 |
4.2.3 实验仪器 | 第74-7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5-89页 |
4.3.1 TiO_2、ZnO、ZnO-TiO_2的表征 | 第75-78页 |
4.3.2 半导体、半导体/N_3、半导体/N_3/Ag组装体的UV-VisDRS光谱 | 第78-79页 |
4.3.3 半导体/N_3组装体的SERS光谱 | 第79-82页 |
4.3.4 半导体/N_3/Ag组装体的SERS光谱 | 第82-84页 |
4.3.5 协同效应对于电荷转移度的影响 | 第84-86页 |
4.3.6 ZnO-TiO_2/N_3、ZnO-TiO_2/N_3/Ag的电荷转移模型 | 第86-8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五章 Au核对Au@Ag/N_3/n-TiO_2结构中CT过程及其阈值的影响 | 第90-112页 |
5.1 引言 | 第9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0-92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90-91页 |
5.2.2 样品制备 | 第91-92页 |
5.2.3 实验仪器 | 第9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2-111页 |
5.3.1 Au、Ag、Au@Ag的基础表征 | 第92-94页 |
5.3.2 N_3、Ag/N_3、Au@Ag/N_3、Au/N_3的SERS光谱 | 第94-97页 |
5.3.3 Ag/N_3/TiO_2、Au/N_3/TiO_2、Au@Ag/N_3/TiO_2的SERS光谱 | 第97-99页 |
5.3.4 Ag/N_3/n-TiO_2、Au/N_3/n-TiO_2、Au@Ag/N_3/n-TiO_2体系的电荷转移机理 | 第99-105页 |
5.3.5 Au、Ag比例对于Au@Ag/N_3/n-TiO_2体系中的电荷转移过程的影响 | 第105-11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38页 |
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