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指标在企业所得税管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16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6-17页 |
1.5 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税收管理相关理论 | 第18-23页 |
2.1 税收管理理论 | 第18页 |
2.2 企业所得税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3 企业所得税管理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2.3.1 集中管理阶段 | 第19页 |
2.3.2 “人机”结合管理阶段 | 第19-20页 |
2.3.3 专业化管理阶段 | 第20页 |
2.3.4 强化专业化管理阶段 | 第20页 |
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1页 |
2.5 绩效管理理论 | 第21页 |
2.6 财务分析理论 | 第21-22页 |
2.7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税收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3.1 我国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3-25页 |
3.1.1 认识定位不准 | 第23页 |
3.1.2 运用能力差 | 第23-24页 |
3.1.3 指导作用小 | 第24页 |
3.1.4 前瞻性不够 | 第24页 |
3.1.5 人才短缺 | 第24-25页 |
3.2 基于企业财务指标的所得税管理的优点 | 第25-26页 |
3.2.1 增强管理效率 | 第25页 |
3.2.2 利助于量化 | 第25页 |
3.2.3 有助于纳税评估 | 第25页 |
3.2.4 有助于日常税收管理 | 第25-26页 |
3.2.5 有助于税收预测 | 第26页 |
3.3 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基于财务指标的所得税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27-45页 |
4.1 研究前提 | 第27-29页 |
4.1.1 基于企业偿债能力的所得税管理分析 | 第28页 |
4.1.2 基于企业营运能力的所得税管理分析 | 第28页 |
4.1.3 基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所得税管理分析 | 第28-29页 |
4.2 变量设计及数据来源 | 第29-31页 |
4.2.1 变量设计 | 第29-30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4.3 建模步骤 | 第31-33页 |
4.3.1 平稳性检验 | 第31-33页 |
4.3.2 协整检验 | 第33页 |
4.3.3 豪斯曼检验 | 第33页 |
4.4 模型结果 | 第33-44页 |
4.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3-34页 |
4.4.2 平稳性检验 | 第34-35页 |
4.4.3 豪斯曼检验 | 第35-36页 |
4.4.4 回归模型 | 第36-44页 |
4.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5-49页 |
5.1 结论 | 第45-46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6页 |
5.2.1 完善税纳税估体系 | 第46页 |
5.2.2 加强税收监管的力度 | 第46页 |
5.2.3 将财务指标融入到税收管理当中 | 第46页 |
5.3 局限性 | 第46-48页 |
5.3.1 考虑企业财务指标的适用性 | 第46-47页 |
5.3.2 考虑企业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 第47页 |
5.3.3 考虑企业财务指标的真实性 | 第47页 |
5.3.4 认识到管理人员素质的局限性 | 第47-48页 |
5.4 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