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外债务模式可持续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霸权理论相关文献 | 第12-13页 |
1.2.2 美国对外负债循环渠道相关理论 | 第13-16页 |
1.3 结构安排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2章 美国从债权国向债务国的蜕变 | 第18-30页 |
2.1 美国债权国地位的衰落 | 第18-23页 |
2.1.1 美国对外债务的攀升与美元信心的动摇 | 第18-21页 |
2.1.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 第21-23页 |
2.2 美国债务人逻辑的形成与发展 | 第23-30页 |
2.2.1 美国的债务人逻辑及其由来 | 第23-24页 |
2.2.2 美元本位是债务人逻辑形成的基础 | 第24-26页 |
2.2.3 金融外交是债务人逻辑形成的手段 | 第26-28页 |
2.2.4 东亚新兴经济体对债务人逻辑的强化 | 第28-30页 |
第3章 债务人逻辑下美国对外债务模式的运行 | 第30-35页 |
3.1 美国对外负债的循环路径 | 第30页 |
3.2 对外负债模式下美国的利益传导机制 | 第30-35页 |
3.2.1 对外债务与美元本位的强化 | 第31页 |
3.2.2 对外负债与美国经济的脱实向虚 | 第31-33页 |
3.2.3 对外负债与美国对外债务的调整 | 第33-35页 |
第4章 美国对外负债模式的政治经济学特征 | 第35-41页 |
4.1 美国对外负债模式的互惠性、恐怖性 | 第35-36页 |
4.2 美国对外负债模式的稳定性 | 第36-38页 |
4.2.1 美国陷入债务经济 | 第36-37页 |
4.2.2 外围经济体的贸易金融依赖 | 第37-38页 |
4.3 美国对外负债模式中的不对称性霸权机制 | 第38-41页 |
第5章 美国对外负债模式可持续性的分析 | 第41-48页 |
5.1 美国对外债务模式可持续性的内涵 | 第41页 |
5.2 国际分工与美国对外债务模式的可持续性 | 第41-43页 |
5.3 美元本位对美国负债能力的巩固 | 第43-44页 |
5.4 金融危机与债权国家的选择 | 第44-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