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W市X区法院诉调对接机制运行情况实证分析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18页
一、X区法院诉调对接机制运行现状第18-27页
    (一)诉调对接平台建设第18-20页
        1.人民调解室第18-19页
        2.司法调解室第19-20页
    (二)诉调对接配套机制第20-24页
        1.案件分流机制第20-22页
        2.诉费申减机制第22页
        3.文书通知机制第22-23页
        4.对接期限管理第23-24页
    (三)诉调对接人员配置第24-27页
        1.调解员选任第25页
        2.调解员保障第25-27页
二、X区法院诉调对接的成效与问题第27-37页
    (一)X区法院诉调对接实施成效第27-29页
        1.节约司法资源第28页
        2.降低诉讼成本第28-29页
    (二)X区法院诉调对接问题检讨第29-32页
        1.法院主导下的角色错位第29-30页
        2.分流不明引发程序弱化第30-31页
        3.诉费标准收取呈现差异第31页
        4.运行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第31-32页
    (三)从X区法院到《人民法院报》报道的法院第32-37页
        1.《人民法院报》报道31家基层法院工作情况第32页
        2.诉调对接在各院的实施效果与现存共性问题第32-37页
三、对基层法院诉调对接机制运作的反思第37-52页
    (一)司法减负如何能够获得基层配合第37-43页
        1.司法减负第37-39页
        2.基层配合第39-43页
    (二)精简高效与诉权保障能否相兼顾第43-48页
        1.精简高效第43-45页
        2.诉权保障第45-48页
    (三)利益诉求如何在制度框架内进行第48-52页
        1.利益诉求第48-50页
        2.保障机制第50-52页
四、完善诉调对接运行机制的建议第52-68页
    (一)内因:建立健全运行机制第52-65页
        1.明确案件分流标准第52-59页
        2.确定统一收费标准第59-61页
        3.规范调解期限标准第61-62页
        4.完善诉调保障机制第62-65页
    (二)外因:建立有效社会认同第65-68页
        1.提高诉调对接效益认识第65-66页
        2.扩大诉调对接效力影响第66-68页
结语第68-69页
注释第69-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球气候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刑事庭审实质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