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一、PPP项目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评述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概述 | 第15-26页 |
第一节 PPP项目 | 第15-16页 |
一、PPP项目内涵 | 第15页 |
二、PPP项目运作流程 | 第15-16页 |
第二节 物有所值评价 | 第16-18页 |
一、物有所值评价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二、物有所值评价的分类 | 第17页 |
三、物有所值评价体系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定性评价 | 第18-20页 |
一、定性评价基本介绍 | 第18-20页 |
二、定性评价指标权重及评分标准 | 第20页 |
第四节 定量评价 | 第20-26页 |
一、PPP项目需要做定量评价的原因 | 第20-21页 |
二、定量评价方法 | 第21页 |
三、定量评价涉及的主要因素 | 第21-23页 |
四、定量评价计算公式 | 第23-26页 |
第三章 PPP项目物有所值定性评价探讨 | 第26-39页 |
第一节 我国PPP项目定性评价的问题 | 第26-27页 |
一、评价指标设置不完善 | 第26-27页 |
二、指标权重确定方式模糊 | 第27页 |
第二节 PPP项目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30页 |
一、指标构建原则 | 第27页 |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30页 |
第三节 PPP项目定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0-39页 |
一、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30页 |
二、层次分析法流程 | 第30-33页 |
三、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33-39页 |
第四节 定性评价模型 | 第39页 |
第四章 PPP项目物有所值定量评价探讨 | 第39-50页 |
第一节 我国PPP项目定量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折现率的确定 | 第40-42页 |
一、折现率的经典类型 | 第40-41页 |
二、折现率的选用 | 第41-42页 |
第三节 风险分配 | 第42-43页 |
第四节 风险成本量化 | 第43-48页 |
一、风险量化方法 | 第43-44页 |
二、风险量化结果 | 第44-48页 |
第五节 竞争性中立调整值 | 第48-49页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物有所值评价方法应用——以Q市地铁6号线为例 | 第50-58页 |
第一节 项目简介 | 第50-51页 |
一、项目概况 | 第50页 |
二、项目运作方式 | 第50页 |
三、项目资金来源 | 第50页 |
四、项目回报机制 | 第50-51页 |
第二节 物有所值评价应用 | 第51-57页 |
一、项目定性评价 | 第51-54页 |
二、项目定量评价 | 第54-57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59页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第58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A | 第61-67页 |
附录B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