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加压焊论文

铝合金/低碳钢电阻点焊动态过程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铝/钢异种金属焊接实验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铝/钢电阻点焊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铝/钢异种金属其他焊接方法第12页
    1.3 点焊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进展第12-15页
    1.4 铝/钢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铝/钢电阻点焊预压阶段接触行为的数值模拟第18-32页
    2.1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第18-22页
        2.1.1 弹塑性增量理论第18-19页
        2.1.2 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理论第19-20页
        2.1.3 ANSYS中的接触分析第20-22页
    2.2 预压阶段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2-26页
        2.2.1 建模的假设条件第22页
        2.2.2 几何模型及有限元网格划分第22-24页
        2.2.3 边界条件与加载第24-25页
        2.2.4 材料力学性能第25-26页
        2.2.5 求解分析第26页
    2.3 铝合金/低碳钢点焊预压接触分析结果与讨论第26-29页
    2.4 电极力对铝合金/低碳钢点焊预压接触行为的影响第29-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铝/钢电阻点焊熔核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第32-56页
    3.1 电阻点焊热过程的基本控制方程第32-34页
    3.2 铝/钢电阻点焊过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4-44页
        3.2.1 建模的假设条件第34-35页
        3.2.2 模型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第35-36页
        3.2.3 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第36-40页
        3.2.4 接触属性的参数化处理第40-43页
        3.2.5 力、热、电耦合行为的数值计算流程第43-44页
    3.3 电阻点焊过程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4-55页
        3.3.1 模型验证第44-48页
        3.3.2 电场分析第48-51页
        3.3.3 温度场分析第51-53页
        3.3.4 结构场分析第53-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电阻点焊中铝/钢界面金属间化合物预测第56-62页
    4.1 电阻点焊中铝、钢金属间化合物厚度预测原理第56-57页
    4.2 电阻点焊中铝/钢金属间化合物预测分析第57-61页
        4.2.1 预测公式第57-58页
        4.2.2 预测结果与实验验证第58-61页
    4.3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附录1材料本体电阻产热代码第70-71页
附录2接触电阻产热代码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镁合金表面磁控溅射离子镀碳膜工艺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面向螺杆加工的盘铣刀廓形计算的数字仿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