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微电网发展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美国微电网应用 | 第12-13页 |
1.2.2 日本微电网应用 | 第13页 |
1.2.3 西班牙微电网应用 | 第13-14页 |
1.2.4 希腊微电网应用 | 第14页 |
1.2.5 我国微电网应用 | 第14-15页 |
1.3 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1.3.1 储能技术 | 第15-16页 |
1.3.2 储能技术分类 | 第16页 |
1.3.3 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作用 | 第16-18页 |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19页 |
第2章 分布式电源建模 | 第19-39页 |
2.1 光伏电源建模 | 第19-25页 |
2.1.1 光伏电池工作原理 | 第19-21页 |
2.1.2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2.1.3 基于PSCAD的光伏系统仿真模型 | 第22-25页 |
2.2 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建模 | 第25-33页 |
2.2.1 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 第26-29页 |
2.2.2 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数学模型 | 第29-31页 |
2.2.3 基于PSCAD的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模型 | 第31-33页 |
2.3 微型燃气轮机系统建模 | 第33-38页 |
2.3.1 微型燃气轮机系统工作原理 | 第33-35页 |
2.3.2 微型燃气轮机系统数学模型 | 第35-36页 |
2.3.3 基于PSCAD的微型燃气轮机系统仿真模型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储能设备建模 | 第39-51页 |
3.1 蓄电池储能设备建模 | 第39-43页 |
3.1.1 蓄电池工作原理 | 第39-41页 |
3.1.2 蓄电池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3.1.3 基于PSCAD的蓄电池仿真模型 | 第42-43页 |
3.2 超级电容器建模 | 第43-49页 |
3.2.1 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 | 第43-44页 |
3.2.2 超级电容器等效电路模型 | 第44-45页 |
3.2.3 超级电容器充放电特性 | 第45-47页 |
3.2.4 基于PSCAD的超级电容器仿真模型 | 第47-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互补式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第51-59页 |
4.1 逆变电源控制策略 | 第51-52页 |
4.1.1 PQ控制策略 | 第51-52页 |
4.1.2 V/f控制策略 | 第52页 |
4.2 微电网控制策略 | 第52-58页 |
4.2.1 微网并网运行控制策略 | 第52-53页 |
4.2.2 微网孤岛运行控制策略 | 第53-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微电网建模及仿真结果 | 第59-67页 |
5.1 无储能设备时微网运行仿真 | 第61-62页 |
5.2 有储能设备时微网运行仿真 | 第62-66页 |
5.2.1 蓄电池接入微电网 | 第62-64页 |
5.2.2 超级电容接入微电网 | 第64-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过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