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其他医疗器械论文

基于家庭环境的触觉机器人辅助康复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3页
    1.1 课题来源第10-11页
    1.2 研究动机第11页
    1.3 研究目标第11-12页
    1.4 本论文的结构第12-13页
第2章 研究现状第13-24页
    2.1 前言第13页
    2.2 传统的中风康复疗法第13-14页
        2.2.1 中风与康复第13页
        2.2.2 中风后功能评估方法第13-14页
    2.3 机器人辅助康复疗法第14-16页
    2.4 触觉虚拟环境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第16-20页
        2.4.1 虚拟现实康复系统第16-19页
        2.4.2 虚拟现实康复系统设计准则第19-20页
    2.5 机器学习方法在医疗康复评估中的应用第20-22页
    2.6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3章 基于家庭环境的机器人辅助康复系统的建立第24-35页
    3.1 前言第24页
    3.2 基于家庭环境的机器人辅助康复系统的整体方案第24-26页
        3.2.1 基于家庭环境的机器人辅助康复系统必要条件第24页
        3.2.2 触觉设备选择第24-25页
        3.2.3 软件应用程序接口(API)选择第25-26页
    3.3 基于家庭环境的机器人辅助康复系统的设计第26-27页
    3.4 评估患者训练表现的指标第27-29页
        3.4.1 任务绩效评估指标第27-28页
        3.4.2 内在积极性评估指标第28-29页
    3.5 触觉虚拟环境任务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第29-34页
        3.5.1 实验假说和假设第29页
        3.5.2 实验对象第29页
        3.5.3 实验过程第29页
        3.5.4 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第29页
        3.5.5 结果和讨论第29-34页
    3.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基于任务绩效的上肢运动功能自动评估模型第35-47页
    4.1 前言第35页
    4.2 人工神经网络的建模基础第35-37页
        4.2.1 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第35页
        4.2.2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第35-37页
    4.3 评估运动功能状态的训练样本第37页
        4.3.1 腕关节运动功能状态标签第37页
        4.3.2 任务绩效评估指标第37页
    4.4 功能评估模型的结构第37-42页
        4.4.1 隐藏层层数的设计第38页
        4.4.2 隐藏层神经元个数的设计第38-39页
        4.4.3 确定权重的训练算法第39-42页
    4.5 功能评估模型性能的评价方法第42-46页
        4.5.1 ROC分析介绍第42-44页
        4.5.2 功能评估模型评价参数第44-46页
    4.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实验验证第47-64页
    5.1 前言第47页
    5.2 假说和假设第47页
    5.3 实验设计第47-52页
        5.3.1 实验影响因子和响应第47-48页
        5.3.2 实验对象第48-49页
        5.3.3 实验台介绍第49页
        5.3.4 实验过程第49-51页
        5.3.5 实验数据分析第51-52页
    5.4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52-62页
        5.4.1 实验一分析与讨论第52-56页
        5.4.2 实验二分析与讨论第56-60页
        5.4.3 实验三分析与讨论第60-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课题综述第64页
    6.2 研究结论第64-65页
    6.3 研究贡献第65页
    6.4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A第72-75页
附录B第75-77页
附录C第77-78页
附录D第78-79页
附录E第79-82页
附录F第82-84页
附录G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应变测量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振动电机离心力效应驱动的微型运动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