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的土地利用图斑变化更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土地调查 3S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图像轮廓提取算法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技术路线和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2 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矢栅数据预处理与配准方法研究 | 第20-27页 |
2.1 矢量数据预处理 | 第20-21页 |
2.1.1 常见的矢量数据格式 | 第20-21页 |
2.1.2 矢量数据的获取 | 第21页 |
2.2 栅格数据预处理 | 第21-23页 |
2.2.1 常见栅格数据格式 | 第22页 |
2.2.2 栅格数据的获取 | 第22-23页 |
2.2.3 遥感影像正射矫正 | 第23页 |
2.3 基于Android的矢栅数据一体化配准 | 第23-26页 |
2.3.1 矢栅数据坐标系配准 | 第24-25页 |
2.3.2 矢栅数据坐标系维护 | 第25-26页 |
2.4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土地利用图斑自动矢量化算法研究与仿真 | 第27-52页 |
3.1 主动轮廓模型及其改进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27-32页 |
3.1.1 经典Snake模型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3.1.2 GVF模型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3.1.3 GGVF模型基本原理 | 第29页 |
3.1.4 GVF模型算法仿真与分析 | 第29-32页 |
3.2 基于拓扑分析的边界跟踪算法原理 | 第32-34页 |
3.3 土地利用图斑自动矢量化算法 | 第34-43页 |
3.3.1 图斑去噪 | 第35-38页 |
3.3.1.1 闭运算 | 第35-37页 |
3.3.1.2 高斯模糊 | 第37-38页 |
3.3.2 基于多波段的图斑轮廓提取算法 | 第38-40页 |
3.3.3 图斑轮廓自动矢量化方法 | 第40-41页 |
3.3.4 算法精度分析 | 第41-43页 |
3.4 常见轮廓提取算法对比 | 第43-50页 |
3.4.1 Sobel算法 | 第43-45页 |
3.4.2 Canny算法 | 第45-47页 |
3.4.3 与本文算法对比 | 第47-50页 |
3.5 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图斑更新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2-63页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52-53页 |
4.2 系统整体设计思路 | 第53-54页 |
4.3 系统模块开发和功能实现 | 第54-58页 |
4.3.1 地图导航模块开发和功能实现 | 第55-56页 |
4.3.2 文件管理模块开发和功能实现 | 第56-57页 |
4.3.3 可视化模块开发和功能实现 | 第57页 |
4.3.4 图斑更新模块开发和功能实现 | 第57-58页 |
4.3.5 地理信息采集模块开发和功能实现 | 第58页 |
4.4 系统功能测试 | 第58-62页 |
4.4.1 地图导航模块功能测试 | 第58-59页 |
4.4.2 地理信息采集模块功能测试 | 第59-60页 |
4.4.3 可视化模块功能测试 | 第60-61页 |
4.4.4 图斑更新模块功能测试 | 第61-62页 |
4.5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3-64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