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数学论文--代数、数论、组合理论论文--组合数学(组合学)论文--图论论文

时变网络的脆弱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时间网络建模第10-11页
        1.2.2 关键节点判定第11-12页
        1.2.3 网络性能以及脆弱性分析第12-13页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4 主要内容和结构第14-15页
2 时变网络理论基础第15-35页
    2.1 概述第15页
    2.2 时变网络的表示第15-20页
        2.2.1 时间变化图第15-17页
        2.2.2 基于静态加权图的建模第17-18页
        2.2.3 基于时间可达图的建模第18-20页
    2.3 关键节点判定第20-31页
        2.3.1 基于静态网络的关键节点判定方法第21-28页
        2.3.2 时变网络的关键节点判定方法第28-29页
        2.3.3 关键节点判定方法的评价指标第29-31页
    2.4 网络性能衡量第31-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3 分析仿真工具第35-51页
    3.1 概述第35-36页
    3.2 理论分析平台第36-41页
        3.2.1 BGL介绍第36-37页
        3.2.2 时变图数据结构第37-38页
        3.2.3 行程算法实现第38-41页
    3.3 NS-3仿真平台第41-49页
        3.3.1 NS-3仿真器第41-43页
        3.3.2 仿真环境以及参数第43-45页
        3.3.3 仿真平台搭建第45-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4 移动自组网络脆弱性分析第51-59页
    4.1 概述第51页
    4.2 实验简介第51-53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第53-57页
        4.3.1 移动自组网络脆弱性的理论分析第53-55页
        4.3.2 移动自组网络脆弱性的仿真分析第55-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5 卫星模拟网络脆弱性分析第59-67页
    5.1 概述第59页
    5.2 实验简介第59-61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第61-65页
        5.3.1 基于最短行程的分析第61-62页
        5.3.2 基于最早到达行程的分析第62-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6.1 本文总结第67页
    6.2 工作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置换群S7同位标量因子和CG系数的计算
下一篇:复反射群G(m,p,r)中元素的简约表达式和陪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