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厌氧颗粒污泥培育、特性及微生物种群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9页
    1.1 厌氧颗粒污泥研究进展第12-16页
        1.1.1 厌氧颗粒污泥的性质第12-13页
        1.1.2 厌氧颗粒污泥的结构第13页
        1.1.3 厌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和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第16-18页
        1.2.1 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第16-17页
        1.2.2 厌氧反应器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 IC反应器的研究进展第18-22页
        1.3.1 IC反应器的开发应用第18-19页
        1.3.2 IC反应器的构造第19页
        1.3.3 IC反应器的工作原理第19-20页
        1.3.4 IC反应器利用的技术第20-21页
        1.3.5 IC反应器的创新与优化第21-22页
    1.4 厌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种群和研究方法第22-24页
        1.4.1 颗粒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菌群第22-23页
        1.4.2 颗粒污泥微生物菌群的研究方法第23-24页
    1.5 课题来源第24-27页
        1.5.1 废水水量水质及排放标准第24-25页
        1.5.2 处理工艺第25-27页
    1.6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27-29页
        1.6.1 研究内容第27页
        1.6.2 研究路线第27-28页
        1.6.3 研究意义第28-29页
第二章 厌氧污泥颗粒化过程研究第29-45页
    2.1 概述第29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9-31页
        2.2.1 工程水质水量第29-30页
        2.2.2 接种污泥第30页
        2.2.3 取样和分析方法第30-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44页
        2.3.1 污泥颗粒化过程第31-36页
        2.3.2 污泥颗粒化机理分析第36-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成熟厌氧颗粒污泥特性研究第45-51页
    3.1 概述第45-46页
        3.1.1 试验方法第45-4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6-50页
        3.2.1 厌氧颗粒污泥外观第46页
        3.2.2 粒径分布第46-47页
        3.2.3 厌氧颗粒污泥沉降性能第47-48页
        3.2.4 不同温度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第48-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微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初探第51-57页
    4.1 颗粒污泥微生物种群的研究方法第51-52页
        4.1.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第51页
        4.1.2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51页
        4.1.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第51-52页
        4.1.4 16SrRNA序列分析技术第52页
        4.1.5 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第52页
    4.2 污泥样品来源第52页
    4.3 实验方法和步骤第52-55页
        4.3.1 实验材料第52-53页
        4.3.2 实验步骤第53-55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5-57页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一、结论第57-58页
    二、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件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PC总承包模式在区域性治污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接种AM真菌对稀土—重金属交互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