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0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生物质概述 | 第15-21页 |
1.2.1 生物质的定义 | 第15页 |
1.2.2 生物质的组分 | 第15-18页 |
1.2.3 生物质利用技术 | 第18-21页 |
1.3 碳水化合物催化转化制备生物基平台化合物 | 第21-28页 |
1.3.1 催化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呋喃类化学品 | 第21-23页 |
1.3.2 催化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有机酸化学品 | 第23-26页 |
1.3.3 催化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多元醇化学品 | 第26-28页 |
1.3.4 催化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烷烃燃料 | 第28页 |
1.4 羟甲基糠醛的合成及应用 | 第28-33页 |
1.4.1 羟甲基糠醛的性质 | 第28-30页 |
1.4.2 羟甲基糠醛的合成 | 第30-32页 |
1.4.3 羟甲基糠醛的应用 | 第32-33页 |
1.5 乙酰丙酸的合成及应用 | 第33-37页 |
1.5.1 乙酰丙酸的性质 | 第33-34页 |
1.5.2 乙酰丙酸的合成 | 第34-36页 |
1.5.3 乙酰丙酸的应用 | 第36-37页 |
1.6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40页 |
第二章 Fe_3O_4@SiO_2-SO_3H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二甲基亚砜溶剂中催化果糖生成HMF的研究 | 第40-61页 |
2.1 引言 | 第40-4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1-47页 |
2.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41-42页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2-43页 |
2.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3-44页 |
2.2.4 催化果糖脱水生成HMF | 第44-45页 |
2.2.5 产物检测与分析 | 第45-4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9页 |
2.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第47-53页 |
2.3.2 溶剂效应对果糖脱水生成HMF的影响 | 第53-55页 |
2.3.3 反应工况条件的优化 | 第55-57页 |
2.3.4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第57-58页 |
2.3.5 催化剂与反应介质协同作用的研究 | 第58-5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Fe-MMT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THF/H_2O-NaCl两相体系中催化葡萄糖生成HMF的研究 | 第61-79页 |
3.1 引言 | 第61-6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2-66页 |
3.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62-63页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63页 |
3.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63-64页 |
3.2.4 催化葡萄糖脱水生成HMF | 第64页 |
3.2.5 产物检测与分析 | 第64-6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7页 |
3.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第66-70页 |
3.3.2 反应体系对葡萄糖脱水生成HMF的影响 | 第70-72页 |
3.3.3 反应工况条件的优化 | 第72-74页 |
3.3.4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第74-75页 |
3.3.5 Fe-MMT催化酶水解液制备HMF及Furfural的研究 | 第75-7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四章 Br?nsted酸Lewis酸协同催化降解葡萄制备乙酰丙酸及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 第79-103页 |
4.1 引言 | 第79-8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0-83页 |
4.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80页 |
4.2.2 葡萄糖催化分解制备乙酰丙酸 | 第80-81页 |
4.2.3 HMF催化分解制备乙酰丙酸 | 第81页 |
4.2.4 产物的分析与检测 | 第81-8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3-102页 |
4.3.1 不同Br?nsted酸Lewis酸催化降解葡萄糖制备乙酰丙酸的评估 | 第83-86页 |
4.3.2 H_3PO_4-CrCl_3协同催化降解葡萄糖制备乙酰丙酸的研究 | 第86-90页 |
4.3.3 H_3PO_4-CrCl_3协同催化降解HMF制备乙酰丙酸的研究 | 第90-94页 |
4.3.4 H_3PO_4-CrCl_3协同催化降解葡萄糖制备乙酰丙酸的动力学拟合 | 第94-100页 |
4.3.5 不同动力学模型的比较 | 第100-10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Cr/HZSM-5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水相体系中催化葡萄糖分解制备乙酰丙酸的研究 | 第103-125页 |
5.1 引言 | 第103-10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04-107页 |
5.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104页 |
5.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04-105页 |
5.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105-106页 |
5.2.4 水相体系中葡萄糖脱水生成乙酰丙酸 | 第106页 |
5.2.5 产物的检测与分析 | 第106-10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07-124页 |
5.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第107-113页 |
5.3.2 不同Cr负载量对葡萄糖脱水生成乙酰丙酸的影响 | 第113-115页 |
5.3.3 催化剂酸性能对葡萄糖脱水生成乙酰丙酸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5.3.4 反应工况条件的优化 | 第116-119页 |
5.3.5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第119-121页 |
5.3.6 动力学分析 | 第121-12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六章 SO_4~(2-)/TiO_2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在氯化锌水合物中催化纤维素解聚行为的研究 | 第125-147页 |
6.1 引言 | 第125-126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26-129页 |
6.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126-127页 |
6.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27页 |
6.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127-128页 |
6.2.4 氯化锌水合物中纤维素的溶解与再生 | 第128页 |
6.2.5 氯化锌水合物中纤维素的催化解聚 | 第128页 |
6.2.6 产物检测与分析 | 第128-129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29-146页 |
6.3.1 催化剂表征结果 | 第129-135页 |
6.3.2 氯化锌水合物的水化度对纤维素溶解及再生的影响 | 第135-137页 |
6.3.3 纤维素溶解再生过程结构的变化 | 第137-139页 |
6.3.4 反应体系对纤维素解聚效果的影响 | 第139-140页 |
6.3.5 反应条件及催化剂用量对纤维素解聚行为的影响 | 第140-143页 |
6.3.6 有机共溶剂的添加对解聚产物的影响 | 第143-145页 |
6.3.7 可能存在的纤维素解聚机理 | 第145-14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46-14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47-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6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6-168页 |
致谢 | 第168-169页 |
附件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