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区域及时段 | 第9-10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研究内容 | 第14页 |
六、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一) 南疆 | 第14页 |
(二) 集市和巴扎 | 第14-15页 |
(三) 聚落 | 第15-16页 |
(四) 集市聚落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清至民国南疆地区自然环境及社会背景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南疆地区自然环境 | 第17-19页 |
一、地形气候 | 第17-18页 |
二、河流水系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南疆地区社会背景 | 第19-25页 |
一、行政体制 | 第19-21页 |
二、社会经济 | 第21-22页 |
三、民族构成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清至民国南疆地区集市聚落概况 | 第25-45页 |
第一节 清朝建省前南疆地区聚落的初步发展 | 第25-29页 |
第二节 清朝建省后南疆地区集市聚落的产生并发展 | 第29-37页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南疆地区集市聚落的繁荣发展 | 第37-45页 |
第三章 清至民国南疆地区集市聚落发展变化原因分析 | 第45-61页 |
第一节 清代南疆地区集市聚落发展变化原因 | 第45-58页 |
一、新疆建省的有利条件 | 第45-46页 |
二、统一货币(普尔钱)的使用 | 第46-48页 |
三、农业开垦的发展 | 第48-50页 |
四、商帮的推动作用 | 第50-51页 |
五、战争因素 | 第51-53页 |
六、俄、英的经济蚕食 | 第53-58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集市聚落发展变化原因 | 第58-61页 |
一、民国时期稳定的政局 | 第58-59页 |
二、瘟疫、疾病多发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南疆地区集市聚落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第61-69页 |
第一节 南疆地区集市聚落分布特征 | 第61-64页 |
一、沿绿洲(河流)分布 | 第61-62页 |
二、沿交通要道分布 | 第62-63页 |
三、沿基层政治中心分布 | 第63-64页 |
第二节 南疆集市聚落的成因分析 | 第64-69页 |
一、水源条件 | 第64-65页 |
二、交通干线 | 第65-66页 |
三、政治因素 | 第66页 |
四、军事因素 | 第66-67页 |
五、宗教因素 | 第67-68页 |
六、商业因素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南疆地区集市聚落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69-75页 |
第一节 对南疆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69-70页 |
第二节 加快南疆地区近代化的作用 | 第70-73页 |
第三节 对南疆地区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73-75页 |
结语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附录 | 第85-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