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树木学论文

三种阔叶树不同生长时期叶片的光合特性及环境响应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5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1.2.2 三种阔叶树木光合作用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光合生长模型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4 不同生长时期植物研究现状第13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试验设计第15-19页
    2.1 试验样地与试验材料第15-17页
    2.2 试验内容和测定方法第17-18页
        2.2.1 杨树的试验内容和测定方法第17页
        2.2.2 鹅掌楸的试验内容和测定方法第17页
        2.2.3 青钱柳的试验内容和测定方法第17-18页
    2.3 试验数据处理第18-19页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9-57页
    3.1 杨树光合作用特性分析第19-36页
        3.1.1 杨树光合日变化分析第19-28页
        3.1.2 杨树光合参数相关性分析第28-34页
        3.1.3 杨树重要生理因子(气孔限制)的分析第34-36页
    3.2 鹅掌楸光合作用特性分析第36-43页
        3.2.1 鹅掌楸光合日变化分析第36-40页
        3.2.2 鹅掌楸光合参数相关性分析第40-43页
        3.2.3 鹅掌楸重要生理因子(气孔限制)的分析第43页
    3.3 青钱柳光合作用特性分析第43-50页
        3.3.1 青钱柳光合日变化分析第43-47页
        3.3.2 青钱柳光合参数相关性分析第47-49页
        3.3.3 青钱柳重要生理因子(气孔限制)的分析第49-50页
    3.4 三种阔叶树光合特性数学建模和比较第50-57页
        3.4.1 三种阔叶树光合特性数学建模第50-54页
        3.4.2 三种阔叶树光合特性比较第54-57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7-60页
    4.1 结论第57-59页
        4.1.1 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各类光合参数的对比第57页
        4.1.2 不同生长时期叶片相关性的对比第57-58页
        4.1.3 基于模型对不同生长时期叶片的对比第58-59页
    4.2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合微生物发酵薯渣条件优化
下一篇:夏蜡梅组织培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