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模型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2-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5-17页 |
1.2 IPO定价相关文献述评 | 第17-23页 |
1.2.1 IPO定价效率的研究 | 第17-18页 |
1.2.2 IPO抑价原因的研究 | 第18-19页 |
1.2.3 IPO定价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1.2.4 IPO定价模型的研究 | 第21-22页 |
1.2.5 相关文献评述 | 第22-2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创业板IPO定价的基础理论 | 第26-34页 |
2.1 创业板的概念及特征 | 第26页 |
2.2 IPO抑价的相关理论 | 第26-29页 |
2.2.1 IPO抑价概念的界定 | 第26-27页 |
2.2.2 抑价问题的理论解释 | 第27-29页 |
2.3 IPO定价模型 | 第29-32页 |
2.3.1 股利贴现模型 | 第29-30页 |
2.3.2 可比公司法 | 第30-31页 |
2.3.3 多因素定价模型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Ohlson模型的适用性验证 | 第34-40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34页 |
3.2 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 第34-36页 |
3.3 模型的建立 | 第36页 |
3.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3.5 回归分析 | 第37-38页 |
3.6 结果讨论 | 第38-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创业板IPO定价模型的建立 | 第40-48页 |
4.1 创业板公司特征变量的选择 | 第40-46页 |
4.1.1 公司规模分析 | 第42-43页 |
4.1.2 公众持股比例分析 | 第43-44页 |
4.1.3 成长性分析 | 第44-45页 |
4.1.4 无形资产占净资产比例分析 | 第45-46页 |
4.2 逐项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4.3 结果讨论 | 第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IPO定价模型的应用检验 | 第48-54页 |
5.1 检验样本的选取及预测发行价格的计算 | 第48-49页 |
5.2 模型的应用检验 | 第49-52页 |
5.2.1 差异系数的定义 | 第49页 |
5.2.2 基于上市首日收盘价的检验 | 第49-50页 |
5.2.3 基于上市20日后收盘价的检验 | 第50-51页 |
5.2.4 基于两种收盘价检验结果的对比 | 第51-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4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