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13-19页 |
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2 肺部给药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2.1 肺部给药优势 | 第14页 |
2.2 肺部给药方式 | 第14页 |
2.3 脂质体肺部给药的优势 | 第14-15页 |
2.4 脂质粉雾剂制备方式 | 第15页 |
3 干粉吸入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3.1 微粉化技术 | 第15-16页 |
3.2 处方设计与评价 | 第16-19页 |
第一章 硫酸沙丁胺醇体外分析研究 | 第19-29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19页 |
1.1 仪器 | 第19页 |
1.2 材料 | 第19页 |
2 方法 | 第19-26页 |
2.1 SAL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9-25页 |
2.2 脂质体中SAL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2.3 SAL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 第25-26页 |
3 讨论 | 第26-27页 |
4 小结 | 第27-29页 |
第二章 SAL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质考察 | 第29-45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29页 |
1.1 仪器 | 第29页 |
1.2 材料 | 第29页 |
2 制备方法的筛选 | 第29-31页 |
2.1 薄膜分散法 | 第30页 |
2.2 逆向蒸发法 | 第30页 |
2.3 注入法 | 第30-31页 |
3 处方因素的考察 | 第31-35页 |
3.1 磷脂/胆固醇质量比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 药物/磷脂质量比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 水相与油相体积比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 水合介质p H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4 工艺因素的考察 | 第35-39页 |
4.1 水合温度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4.2 水合时间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 超声探头功率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4.4 超声时间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5 正交试验 | 第39-42页 |
5.1 正交设计优化处方 | 第39-40页 |
5.2 正交设计优化工艺 | 第40-42页 |
6 验证试验 | 第42-43页 |
7 讨论 | 第43-44页 |
8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SAL脂质吸入粉雾剂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 第45-77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45-46页 |
1.1 仪器 | 第45页 |
1.2 材料 | 第45-46页 |
2 体外分析方法 | 第46-48页 |
2.1 含量测定 | 第46页 |
2.2 试液的制备 | 第46页 |
2.3 专属性试验 | 第46-47页 |
2.4 回收率试验 | 第47-48页 |
3 SAL脂质体吸入粉雾剂的处方筛选及制备工艺研究 | 第48-59页 |
3.1 SAL脂质体粉雾剂的制备 | 第48-51页 |
3.2 单载体处方筛选 | 第51-52页 |
3.3 混合载体处方筛选 | 第52-56页 |
3.4 制备工艺的筛选 | 第56-59页 |
4 粉末性质评价方法 | 第59-65页 |
4.1 粉末形态的观察 | 第60页 |
4.2 粒径的测定 | 第60页 |
4.3 溶解性的测定 | 第60页 |
4.4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60页 |
4.5 湿度影响的测定 | 第60-61页 |
4.6 密度的测定 | 第61页 |
4.7 休止角的测定 | 第61-62页 |
4.8 产品的收率 | 第62页 |
4.9 粉雾剂专属性试验 | 第62-65页 |
5 粉雾剂复溶后SAL的理化性质考察 | 第65页 |
6 SAL脂质体粉雾剂体外释放效果初评 | 第65-66页 |
6.1 SAL脂质粉雾剂体外释药动力学研究 | 第65页 |
6.2 释放介质的选择 | 第65页 |
6.3 累积释药量的测定 | 第65-66页 |
7 SAL脂质粉雾剂的质量评价 | 第66-74页 |
7.1 SAL脂质粉雾剂的含量测定 | 第66页 |
7.2 SAL脂质粉雾剂的外观 | 第66-67页 |
7.3 SAL脂质粉雾剂的形态与粒径 | 第67-69页 |
7.4 SAL脂质粉雾剂的粉体学性质 | 第69页 |
7.5 SAL脂质粉雾剂的专属性实验 | 第69-70页 |
7.6 稳定性考察试验 | 第70-72页 |
7.7 粉雾剂复溶后SAL性质考察结果 | 第72-73页 |
7.8 SAL脂质体粉雾剂体外释放效果 | 第73-74页 |
8 讨论 | 第74-75页 |
9 小结 | 第75-77页 |
全文总结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