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简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各向异性粒子 | 第12-21页 |
1.1.1 Janus粒子 | 第13-18页 |
1.1.2 补丁粒子(patchy particles) | 第18-21页 |
1.1.3 多隔段粒子(multicompartment particles) | 第21页 |
1.2 聚合物微胶囊 | 第21-24页 |
1.2.1 聚合物微胶囊简介 | 第21-22页 |
1.2.2 聚合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第22-24页 |
1.3 液滴微流控技术 | 第24-26页 |
1.3.1 液滴微流控技术概述 | 第24页 |
1.3.2 微流控液滴的形成和优点 | 第24-25页 |
1.3.3 液滴微流控技术制备聚合物微球 | 第25-26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及实验系统的构建 | 第28-41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8-30页 |
2.3 微流控芯片制作 | 第30-38页 |
2.3.1 掩模图案设计加工 | 第30-32页 |
2.3.2 微通道材料和导管的选择 | 第32-33页 |
2.3.3 软光刻法加工微通道 | 第33-37页 |
2.3.4 微通道表面亲水性结果与讨论 | 第37-38页 |
2.4 实验系统构建及实验步骤 | 第38-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PLGA/PCL Janus粒子的微流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41-58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4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3.2.2 两相溶液的制备 | 第42页 |
3.2.3 PLGA/PCL Janus粒子的制备 | 第42-43页 |
3.2.4 PLGA/PCL Janus粒子的荧光染色 | 第43页 |
3.2.5 液滴和PLGA/PCL Janus粒子的表征 | 第43页 |
3.2.6 界面张力和表面能的测量 | 第43-44页 |
3.2.7 PLGA/PCL Janus粒子的体外降解实验 | 第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6页 |
3.3.1 液滴的形成和流速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2 PLGA/PCL粒子的形貌结构和组成分布 | 第46-49页 |
3.3.3 影响PLGA/PCL Janus粒子尺寸的因素 | 第49-51页 |
3.3.4 影响PLGA/PCL Janus粒子形貌的因素 | 第51-53页 |
3.3.5 PLGA/PCL Janus粒子的形成机理 | 第53-54页 |
3.3.6 PLGA/PCL Janus粒子的体外降解 | 第54-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形貌可调的PLGA/PCL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8-74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58-59页 |
4.2.2 PLGA/PCL微胶囊的制备 | 第59页 |
4.2.3 PLGA/PCL微胶囊的荧光染色 | 第59页 |
4.2.4 液滴和PLGA/PCL微胶囊的表征 | 第59-60页 |
4.2.5 界面张力的测定 | 第60页 |
4.2.6 PLGA/PCL微胶囊的体外降解实验 | 第6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0-72页 |
4.3.1 液滴的形成和流速的影响 | 第60-62页 |
4.3.2 PLGA/PCL微胶囊的形貌结构和组成分布 | 第62-65页 |
4.3.3 流速比对PLGA/PCL微胶囊尺寸的影响 | 第65页 |
4.3.4 PLGA/PCL微胶囊形貌和内部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65-70页 |
4.3.5 PLGA/PCL微胶囊形成机理的研究 | 第70-71页 |
4.3.6 PLGA/PCL微胶囊的体外降解 | 第71-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件 | 第89页 |